追根溯源,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至今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至高荣誉,代表了每个历史时期的人类文学创作的发展前沿和巅峰状态,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尤其有助于引导青年学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以及对待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正确价值取向。但是,严肃文学和经典作品的难度往往使其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经典作品讲座系列将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提供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至今方才走过了不足250年的历史。然而,美国文学以其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殿堂里已稳稳地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活跃在各个时期的美国作家也为世界文学大花园的建设贡献了不可小觑的一己之力,诺贝尔文学奖的至高荣誉便是对他们的充分认可。从历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情况来看,从1930年的首位获奖者辛克莱·刘易斯开始,到目前为止总共有11位美国作家获此殊荣,而且多半集中在上个世纪30至70年代:30年代3位,包括小说家辛克莱·刘易斯(1930)、戏剧家尤金·奥尼尔(1936)、小说家赛珍珠(1938);40年代2位,包括诗人T·S·艾略特(1948)、小说家威廉·福克纳(1949);50、60年代各1位小说家,他们分别是海明威(1954)、斯坦贝克(1962);70年代2位犹太小说家,包括索尔·贝娄(1976)、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78)。1993年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获奖打破了15年的沉寂,没想到接下来却是更漫长的等待,时隔23年瑞典文学院竟将这一奖项颁给了以《答案在风中飘》这首耳熟能详的旋律闻名的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从而引发了诸多非议。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且不论文坛风云变幻谁与争锋,但他们正如诺贝尔的遗嘱所言,无疑都是“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他们的巅峰之作承载的是一份真善美价值取向的至高宣言,催人奋进,发人深省。
《美国诺奖作家经典赏析》这门课程有助于帮助年轻学子放飞文学想象,超越自身局限,与卓越为伴,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努力成长为不仅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国际视野、富有人文情怀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
引言: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第一章 辛克莱·刘易斯——美国首摘诺奖的文学巨匠
1.1辛克莱•刘易斯:美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2《大街》:刘易斯对美国小镇生活的批评
1.3《巴比特》:刘易斯对美国小城中产阶级生活的批评
思考题
第二章 梦想与疯癫——尤金·奥尼尔剧作赏析
2.1奥尼尔生平简介和主要成就
2.2《琼斯皇》和《天边外》中的梦想与疯癫
思考题
第三章 赛珍珠的“中国情结”
3.1赛珍珠是谁
3.2赛珍珠的“中国故事”
3.3我们为什么要读赛珍珠
思考题
第四章 福克纳的美国南方与意识流小说
4.1引言:福克纳与诺贝尔奖
4.2福克纳的文学创作:“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4.3《喧哗与骚动》:南方主题与意识流手法
4.4结语:福克纳的影响
思考题
第五章 务实与担当——海明威的硬汉子形象赏析
5.1硬汉子形象的背景和摸索阶段
5.2硬汉子形象的转折发展过程
5.3硬汉子形象的升华阶段与海明威
思考题
第六章 善良与坚强——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汉子形象赏析
6.1斯坦贝克生平简介和主要成就
6.2从无名无姓的孤独妇女到精神追求的家庭主妇
6.3从坚强善良的家庭支柱到敢爱敢恨的新女性
思考题
第七章 索尔·贝娄的知识分子小说赏析
7.1索尔·贝娄的知识分子小说概述
7.2索尔·贝娄代表作导读
思考题
第八章 特立独行的美国犹太裔作家艾萨克·辛格
8.1辛格的生平与创作
8.2辛格的现代性与犹太性
8.3辛格的创作分期及代表作之—《格雷的撒旦》
8.4辛格的代表作之二《卢布林的魔术师》
思考题
第九章 托尼·莫里森:肩负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美国非裔女作家
9.1托妮·莫里森的文学创作简介
9.2《宠儿》对奴隶制的揭露
9.3《宠儿》中的多层次“重现回忆”及其意义
思考题
第十章 2016的文学诺奖——漫谈鲍勃·迪伦
10.1导言
10.2鲍勃•迪伦概览: 迪伦与中国/迪伦与诺奖/迪伦艺术生涯一瞥
10.3迪伦词作赏析/未结的结语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