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6/06
课程周期1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呢,经济学常常被人们说成是致用之学,那么其用体现于何处,我们认为学习经济学后至少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一、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运行的机理和规则

    大千世界,充满了各种人们所无法理解的谜团,明白世界如何运行的是现代经济科学的主要功能之一,经济学作为一门运用自然科学研究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学科,自然也有这样的作用,通过学习经济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例如,为什么石油价格能在一年中会上升30%,为什么人们的收入差距会这么大,为什么水对人的生存如此重要,但价格却很低,而钻石对生存几乎没有影响,但其价格却非常昂贵。有一则经济学笑话,当一名普通工人与一名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一同站在申领失业救济金的队伍里的时候,两者的差别仅仅在于大学教授知道自己为什么站在这里,而工人并不完全知晓。这个笑话儿,虽然有调侃之意,也表明了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的意思。

当然,经济学也并非能够对所有经济问题给出满意的答案,维基百科就列出了如下一些问题,认为还没有一些公认的答案,1,为什么会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2,什么引起了大萧条的发生,是多因素还是单因素?3,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应该定义为多大?什么领域应该干预如何干预?4,价格泡沫是如何形成的?5,货币供应是内生的吗?等等很多问题。

 

二、有助于我们把握未来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趋势

 科学研究的任务,简言之有两个。

1,解释现实世界,明白其中的运行机制和规律。

2是做出预测,在清楚上述原理的基础上,对世界未来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并提出应对策略。如果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话,那么在解释了现实世界经济活动运行的机理,发现了经济世界的变化规律后,还赋有对未来做出预测,提出政策建议的职能。

经过历代经济学家们的关艰苦工作,经济学已经总结出了现行经济运行的许多规律和运行机理,经济学原理就是对这些认识的系统总结,学习经济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明白各种经济现象发生的背后原因,如为什么没有免费午餐,为什么人们要进行贸易,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为什么文艺、体育明星的收入比普通人高出几倍,几十倍等等,另一方面,学习经济学还有助于我们预测经济现象,下一步可能的变化动向,会伴随什么现象出现,政府可能会采取的政策以及政策的影响。

我们知道预测未来是艰难的。但预测未来总有这样和那样的吸引力,通过学习经济学把握基本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于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将有很大帮助。

三、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对世界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方式,这套方式对一个人的行动有重要影响,所以我们都应该努力形成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一部经济学教科书是过去先贤思想的集粹。通过学习巨匠们提出的理论和思维方式,我们无疑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并形成自己看问题的方式。比如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所以我们理解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如何统一起来。凯恩斯提出的通过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独到见地,也许我们明白了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有什么样的作用。

经济学原理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训练过程,我们掌握原理,也就掌握了一套认识世界的理论体系,灵活使用它,我们也就提高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四、是有助于学习者找到推动社会走向完善的方法

对有志于推动社会走向完善的人来说,通过学习经济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一些社会问题发生的根源,例如失业,饥饿,贫穷,两极分化,吸毒和暴力犯罪。而且还有助于帮我们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如何从长期保持人类的福利获得改善和提高来看,经济学也能提供较为具体的方法和思路。

五、为其他专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现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体系中的许多学科都需要建立在对于现代经济运行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想学好其他相关课程,先要通过经济学学习掌握其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了解现代经济运行的机理,经济学的学习是读者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微观经济学导论

1.1微观经济学导论

1.2 为什么学习经济学

1.3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

1.4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联系

1.5稀缺性分析

1.6经济学的假设

1.7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1.8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1.9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10经济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

第二讲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2.1需求理论

2.2供给理论

2.3均衡价格

2.4需求价格弹性

2.5需求的其他弹性

2.6供给弹性

2.7弹性的运用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三讲 消费者选择

3.1效用概述

3.2基数效用论

3.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

3.4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

3.5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四讲 生产理论

4.1 厂商和生产的基本概念

4.2 短期生产函数(上)

4.3 短期生产函数(下)

4.4 长期生产函数(上)

4.5 长期生产函数(下)

第四章习题

第五讲 成本论

5.1 成本的基本概念

5.2 成本最小化问题

5.3 短期成本曲线

5.4 长期成本曲线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6.1 市场及其分类

6.2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6.3 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

6.4 完全竞争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6.5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6.6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问题

第六章测验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7.1 垄断的成因

7.2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

7.3 垄断企业短期生产均衡策略

7.4 垄断厂商的供给决策和对垄断市场的评价

7.5 政府对垄断的管制政策

7.6 价格歧视

7.7 什么是寡头垄断&古诺模型和卡特尔

7.8 纳什均衡

第七章 测验

第八章 要素市场

8.1 要素需求理论

8.2 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值

8.3要素需求要遵循的原则:利润最大化

8.4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分配

8.5 对劳动的需求

8.6 劳动供给的最优决策

8.7 劳动供给曲线的得出与移动

8.8 劳动市场均衡

8.9 土地报酬与资本报酬

第八章测验题目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9.1 一般均衡理论

9.2 福利经济学

9.3 经济效率问题

第9章测验题目

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10.1 市场失灵

10.2 垄断与低效率

10.3 自然垄断

10.4 外部影响

10.5 外部性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10.6 外部性的校正

10.7 科斯定理

10.8 公共物品和提供方式

10.9 不完全信息

第十章检测题目

第十一章 特色专题——诺贝尔经济学相关理论

11.1 经济增长

11.2 新制度经济学

11.3 行为经济学

11.4 管制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