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经典导读
政治经济学经典导读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时间2025/03/12 - 2025/06/05
课程周期13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介绍并引导学生阅读政治经济学经典。课程阅读的经典包括斯密、马尔萨斯、哈耶克、弗里德曼、马克思、希法亭、斯威齐、李斯特、凡勃伦、诺斯等政治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与此同时,课程引入政治经济学以个体、阶级、国家以及制度为中心的四个重要范式,比较全面地介绍不同流派的政治经济看待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差异,探索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古典起源。

课程会引导学生从经典出发,了解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问题,如: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国际经济分工、市场化改革、人口环境压力、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全球贫困、产业政策、制度变迁等。

本课程的教学有几个特点:

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用问题引导教学。课程提出了几十个研究问题,例如:为何美国信教的民众比欧洲的多?为什么日本人的幸福感下降了?为何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率呈下降趋势?等。从诸多问题出发,课程剖析与阐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不同视角。

课程的特点之二是将经典融入视角。课程将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四个主要视角:以个体为中心的视角、以阶级为中心的视角、以国家为中心的视角、以制度为中心的视角。不同的视角都对应相应的经典,这些经典从不同侧面把握世界政治经济的历史演进,为现实问题提供不同答案。认识世界的视角不止一个,同一问题的答案也往往不只一个。

课程的特点之三是以经验对话经典。阅读经典的同时需要超越经典。课程致力于让经典接受经验的检验,既接受历史经验的检验,也接受现实经验的检验。让政治经济学的经典、概念与命题与政治经济的历史和现实对话,这一尝试就是在搭建一座桥梁,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

课程大纲
导论
第一讲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以个体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一)
第二讲为什么欧洲人长高了?
第三讲为什么一苏联时代的分工遭受挫折?
第四讲为什么美国信教的民众比欧洲多?
第五讲为何战后日本变成了“贸易国家”?
以个体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二)
第六讲为何生活在1800年的英国人比他们的祖先更穷?
第七讲面额巨大的纸币为何还不够买一片面包?
第八讲:为何西方的援助收效甚微?
第九讲为何两次地震后住房供应显著不同?
以个体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三)
第十讲为何美国总统选举中投票人数下降了?
第十一讲为什么美国的债务居高不下?
第十二讲为何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
第十三讲为什么美国食糖价格是其他国家的两倍?
第十四讲为何政府为少数人损害广大选民的利益?
以阶级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一)
第十五讲为何人类社会的财富水平显著提升?
第十六讲为何19世纪末的麦金利能赢得选举?
第十七讲为何巴西工人没有从“经济奇迹”中受益?
第十八讲:为何美国的最低工资下降了?
以阶级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二)
第十九讲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率为何呈下降趋势?
第二十讲为何美国贫富差距扩大了?
第二十一讲为什么日本人的幸福感下降了?
第二十二讲为何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受经济危机困扰?
以阶级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三)
第二十三讲为何金融集团“大而不倒”?
第二十四讲发达国家为何再度实施贸易保护?
第二十五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爆发?
第二十六讲为何美国军费开支如此巨大?
第二十七讲为何18世纪的印度会出现“去工业化”趋势?
以国家为中心的视角(一)
第二十八讲为什么要靠军队讨债?
第二十九讲非洲为何没有演化成现代经济体?
第三十讲为何18世纪的英国能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第三十一讲美国政府为何要禁止商人出口技术?
以国家为中心的视角(二)
第三十二讲为何苏联要生产过时的计算机?
第三十三讲为何美国在内战后建立如此高的关税?
第三十四讲为何巴西大农场主缴纳很低的税?
以制度为中心的视角(一)
第三十五讲为何美国富商会赞助大学?
第三十六讲为何贾府的饭桌上要有“茄鲞”这道菜?
第三十七讲哥斯达黎加为何能赢得对美国的诉讼?
第三十八讲为何发展中国家有庞大的僵化资本?
以制度为中心的视角(二)
第三十九讲为何海外侨民会增加母国的跨国投资?
第四十讲为何英国能在战争中借到更多的债?
第四十一讲为何拉美国家落后了?
第四十二讲为何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