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理论部分共9个章节,实验部分共有4个基础实验和4个拓展实验,130个教学微视频,视频总时长1500分钟。
本课程内容完整,资源丰富,实用性强。不仅包括所有知识点的讲解视频,还包括各章小结和习题讲解、对有难度的章节配有习题讲解视频、较好地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的全程指导。
本课程题库数达542题,每一题不仅有答案,对于难题和易错题配有详细的求解过程。针对各模块知识点设置作业题和测试题。本课程共有10次作业、9次在线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本课程各单元作业分层设计,分为简单作业和有难度的作业两个层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本课程共64学时(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16),3.5学分,开课一学期。
三、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2个教学模块,第一模块内容物理化学理论教学;第二模块内容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配套线下理论课教材为《物理化学》(简明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实验教材为浙江省首批“十三五”新形态教材《中级实验I(物理化学实验)》, 台州学院物理化学教研组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四、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48课时
第零章 绪论(1学时)
第一章气体的PVT关系(2学时)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9学时)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7学时)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8学时)
第五章 化学平衡(4学时)
第六章 相平衡(2学时)
第七章 电化学(9学时)
第八章 界面现象(3学时)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3学时)
第二部分 基础实验教学(16学时)
1.实验要求与计算机软件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4学时)
3.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3学时)
4.粘度法测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5学时)
5.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4学时)
五、授课方式介绍
基于部分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
课前发布思考题,线上观看微课,做同步练习,参与讨论;线下重点难点释疑,拓展问题讨论。
六、成绩评价: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作业、考试、笔记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占30%;
(2)作业成绩占20%;
(3)测验成绩占15%;
(4)考试成绩占15%;
(5) 笔记成绩占10%;
(6)发帖讨论成绩占10%,普通帖子0.5分一个,精华帖子1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