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晶体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使用偏光显微镜,在单偏光系统、正交偏光系统和锥光系统下观察和鉴定透明矿物的各种光学性质,为后续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分为晶体光学理论基础和偏光显微镜下鉴定矿物实验两个部分。
晶体光学理论基础部分,要求熟悉光波在均质体及非均质体中的传播特点,掌握光率体概念及主要切面特征,熟悉七大晶系矿物的光性方位。
实验部分要求: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光率体理论和分析方法,熟悉偏光显微镜的调试,分别在单偏光系统、正交偏光系统和锥光系统下验证和鉴定主要矿物的各种光学性质,运用光率体解释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光学现象;了解透明矿物的基本光学性质;熟悉并掌握透明矿物的显微镜鉴定方法和技能。掌握透明矿物的鉴定程序,并能熟练地鉴定常见造岩矿物。
第1章 晶体光学基础
1,1 自然光、偏振光、光性均质体和非均质体
1.2 均质体、一轴晶光率体
1.3 二轴晶光率体
1.4 光性方位
1、自然光、偏振光、均质体和非均质体单元测验
2、均质体、一轴晶光率体单元测验
3、二轴晶光率体单元测验
4、光性方位单元测验
5、第一章单元测验(高阶版)
第2章 偏光显微镜
2 偏光显微镜的校正与调整
1、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3章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3.1 单偏光、正交偏光系统及消光
3.2 矿物的切面形态
3.3 矿物的解理
3.4 矿物的多色性与吸收性
3.5 矿物边缘、贝克线、糙面和突起
1、单偏光、正交偏光系统及消光单元测验
2、矿物的切面形态、解理单元测验
3、矿物的多色性和吸收性单元测验
4、矿物的贝克线、糙面、突起等单元测验
5、第三章单元测验(高阶版)
第4章 正交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4.1 干涉色成因
4.2 补色法则及光率体长短半径测定
4.3 干涉色级序观察及双折射率的测定
4.4 消光类型及消光角
4.5 延性及其测定
4.6 双晶
1、干涉色成因单元测验
2、补色法则和光率体椭圆切面半径测定单元测验
3、干涉色级序及双折射率测定单元测验
4、消光类型和消光角测定单元测验
5、延性测定单元测验
6、双晶单元测验
7、第四章单元测验(高阶版)
第5章 锥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5.1 锥光系统的构成
5.2 不同晶轴的波向图特征
5.3 一轴晶垂直光轴切面干涉图
5.4 一轴晶斜交光轴、平行光轴切面干涉图
5.5 二轴晶垂直Bxa、垂直OA切面干涉图
5.6 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
1、一轴晶垂直光轴切面干涉图单元测验
2、一轴晶斜交光轴、平行光轴切面干涉图单元测验
3、二轴晶垂直Bxa、垂直OA切面干涉图单元测验
4、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单元测验
第6章 光性矿物学
6.1 橄榄石
6.2 单斜辉石、斜方辉石
6.3 普通角闪石、阳起石
6.4 黑云母、白云母、金云母
6.5 斜长石及斜长石牌号的测定
6.6 碱性长石
6.7 石英、方解石、白云石
6.8 副矿物
1、橄榄石单元测验
2、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单元测验
3、普通角闪石、阳起石单元测验
4、黑云母、白云母、金云母单元测验
5、斜长石及其牌号测定单元测验
6、碱性长石单元测验
7、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单元测验
8、副矿物单元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