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7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学科。它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指导下,以整体观念为主导,应用辨证施护的方法以及传统的护理技术,指导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方面,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中医护理学既是中医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护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是护理学本、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和特色课程,也是临床护士的培训课程。中医护理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等方面。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护理基本知识、方药基本知识及经络腧穴基本知识等;临床护理实践包括中医护理基本技术以及临床病证辨证护理等。学习中医护理学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与文化,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中的特色优势,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中医护理学概述
孙秋华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古代的中医护理(一)
孙秋华
古代的中医护理(二)
孙秋华
近现代的中医护理
孙秋华
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孙秋华
恒动观念
孙秋华
辨证施护
孙秋华
防护结合
孙秋华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
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阴阳学说
肖雯晖
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肖雯晖
人体主要器官—脏腑
五脏(心)
裘秀月
五脏(肺脾)
裘秀月
五脏(肝肾)
裘秀月
六腑
裘秀月
人体的生理基础—精气血津液
裘秀月
中医辨证的基础—四诊
望诊
肖雯晖
舌诊
肖雯晖
闻诊
肖雯晖
问诊
肖雯晖
切诊
肖雯晖
中医诊断的方法—辨证
八纲辨证——表里 、 寒热辨证
裘秀月
八纲辨证——虚实 、 阴阳辨证
裘秀月
脏腑辨证
裘秀月
方药基本知识
中医防治疾病的武器—中药
肖雯晖
中药防治疾病的途径—方剂
肖雯晖
中药用药护理
肖雯晖
经络腧穴基本知识
沟通五脏六腑的桥梁—经络
勇入琳
中医护理施术之所—腧穴
腧穴概述
勇入琳
常用腧穴(一)
勇入琳
常用腧穴(二)
勇入琳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灸法
王俊杰
拔罐法
王俊杰
刮痧法
王俊杰
耳穴压豆法
王俊杰
穴位贴敷
楼数慧
穴位按摩
楼数慧
体质辨识与调护
体质辨识与调护(一)
汤军
体质辨识与调护(二)
汤军
中医养生保健
四季养生
汤军
食疗养生
汤军
运动养生
汤军
情志养生
汤军
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一)
汤军
经络养生(二)
汤军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
感冒
沈勤
眩晕
沈勤
失眠
沈勤
胃脘痛
沈勤
盗汗
裘秀月
盆腔炎
肖雯晖
小儿高热
裘秀月
积滞
裘秀月
腰腿痛
肖雯晖
干眼症
肖雯晖
  • 第一章绪论

    本章将介绍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施护、防护结合。

  • 1.1中医护理学概述

    中医护理学概述

  • 1.2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 1.3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

  • 第二章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 2.1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

    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

  • 2.2人体主要器官—脏腑

    人体主要器官—脏腑

  • 2.3人体的生理基础—精气血津液

    人体的生理基础—精气血津液

  • 2.4中医辨证的基础—四诊

    中医辨证的基础—四诊

  • 2.5中医诊断的方法—辨证

    中医诊断的方法—辨证:表里 、 寒热辨证、虚实 、 阴阳辨证、脏腑辨证

  • 第三章方药基本知识

    方药基本知识

  • 3.1中医防治疾病的武器—中药

    中医防治疾病的武器—中药

  • 3.2中药防治疾病的途径—方剂

    中药防治疾病的途径—方剂

  • 3.3中药用药护理

    中药用药护理

  • 第四章经络腧穴基本知识

    经络腧穴基本知识

  • 4.1沟通五脏六腑的桥梁—经络

    沟通五脏六腑的桥梁—经络

  • 4.2中医护理施术之所—腧穴

    中医护理施术之所—腧穴

  • 第五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 5.1灸法

    灸法

  • 5.2拔罐法

    拔罐法

  • 5.3刮痧法

    刮痧法

  • 5.4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

  • 5.5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

  • 5.6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

  • 第六章体质辨识与调护

    体质辨识与调护

  • 6.1体质辨识与调护(一)

    体质辨识与调护(一)

  • 6.2体质辨识与调护(二)

    体质辨识与调护(二)

  • 第七章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保健

  • 7.1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

  • 7.2食疗养生

    食疗养生

  • 7.3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

  • 7.4情志养生

    情志养生

  • 7.5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

  • 第八章中医护理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

  • 8.1感冒

    感冒

  • 8.2眩晕

    眩晕

  • 8.3失眠

    失眠

  • 8.4胃脘痛

    胃脘痛

  • 8.5盗汗

    盗汗

  • 8.6盆腔炎

    盆腔炎

  • 8.7小儿高热

    小儿高热

  • 8.8积滞

    积滞

  • 8.9腰腿痛

    腰腿痛

  • 8.10干眼症

    干眼症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医护理学概述

    1.2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1.3 中医护理学基本特点

    视频数8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2.1 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

    2.2 人体主要器官—脏腑

    2.3 人体的生理基础—精气血津液

    2.4 中医辨证的基础—四诊

    2.5 中医诊断的方法—辨证

    视频数1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方药基本知识

    3.1 中医防治疾病的武器—中药

    3.2 中药防治疾病的途径—方剂

    3.3 中药用药护理

    视频数3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经络腧穴基本知识

    4.1 沟通五脏六腑的桥梁—经络

    4.2 中医护理施术之所—腧穴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5.1 灸法

    5.2 拔罐法

    5.3 刮痧法

    5.4 耳穴压豆法

    5.5 穴位贴敷

    5.6 穴位按摩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体质辨识与调护

    6.1 体质辨识与调护(一)

    6.2 体质辨识与调护(二)

    视频数2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中医养生保健

    7.1 四季养生

    7.2 食疗养生

    7.3 运动养生

    7.4 情志养生

    7.5 经络养生

    视频数6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

    8.1 感冒

    8.2 眩晕

    8.3 失眠

    8.4 胃脘痛

    8.5 盗汗

    8.6 盆腔炎

    8.7 小儿高热

    8.8 积滞

    8.9 腰腿痛

    8.10 干眼症

    视频数10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