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本章将重点介绍循环系统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功能,以循环系统疾病的挑战引导学生对整门课学习的兴趣。
-
●1.1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本节主要介绍循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
●1.2循环系统疾病的挑战和机遇
本节主要介绍心血管疾病相关技术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
第二章循环系统的发生与组织结构
本章主要介绍心、动脉和静脉的组织结构。
-
●2.1心的瓣膜
本节主要介绍心脏的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复合体和二尖瓣复合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
●2.2心的传导系
本节主要介绍心传导系统组成,主要结构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位置及其功能。
-
●2.3心包
本节主要介绍心包的构成,心包腔的概念,心包窦的概念及位置。
-
●2.4动脉和静脉
本节主要介绍动脉与静脉管壁的组织结构及二者之间区别
-
●2.5头颈侧面的动脉
本节主要介绍颈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其分支,颈外动脉的分支分布,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其功能。
-
●2.6腹部动脉
本节主要介绍腹主动脉的分支、分布,重点是腹主动脉不成对脏支的分支、分布。
-
●2.7上肢的动脉
本节主要介绍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等的分支、分布,重点介绍腋动脉和肱动脉的分支分布。
-
●2.8毛细血管
本节主要介绍三种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分布
-
第三章心脏生理
本章主要介绍心脏的电生理特性、收缩功能及其评价指标。
-
●3.1心动周期与泵血过程
本节主要介绍心动周期与心率的关系,心脏泵血七个期各期的特点。
-
●3.2心肌异长自身调节
心室充盈量对搏出量的影响、异长自身调节的意义以及影响前负荷的因素
-
●3.3动脉血压对搏出量的影响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过程及可调节范围。
-
●3.4心脏泵血功能评价的基本指标
心脏泵功能评价指标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
●3.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五期即0期1期2期3期和4期,各期产生机制的离子基础。
-
●3.6浦肯野纤维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
学习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
●3.7心肌电生理
本节介绍了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以及窦房结P细胞 的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
●3.8心电图的基本波形
心电图各波和间期代表的生理意义
-
第四章血管生理
本章以高血压案例为导入介绍血压和组织液的生成。
-
●4.1高血压案例
结合病例简述高血压的诊断、病因及危险程度评估
-
●4.2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根据动脉血压的形成要素推导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
●4.3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
●4.4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学习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本章主要介绍心血管系统活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
●5.1压力感受性反射
介绍由肾素、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的组成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该系统在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中 发挥的作用
-
●5.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结合冠脉循环的结构分析冠脉循环的特点及其受到的调节
-
●5.3冠脉循环
结合冠脉循环的结构分析冠脉循环的特点及其受到的调节
-
第六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本章主要介绍常见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相关病理表现。
-
●6.1肺淤血
肺淤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
●6.2肝淤血
肝淤血的原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
●6.3白色血栓
混合血栓的部位、形成过程、形态特点
-
●6.4混合血栓
介绍出血性梗死的形成条件、形态特点和典型病变
-
●6.5肠出血性梗死(梗死的类型)
介绍出血性梗死的形成条件、形态特点和典型病变
-
●6.6临床思维训练1
结合病例简述心脏骤停的病因及如何判断心脏骤停
-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本章重点介绍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表现。
-
●7.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病生理、分型、临床表现
-
●7.2心肌梗死
结合病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
-
●7.3休克的微循环机制
本节主要介绍什么是休克,微循环学说的主要内容,休克三个阶段的微循环变化及特点、发病机制及意义。
-
●7.4良性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变化
介绍高血压内脏病变期对心脏、肾脏、脑、视网膜的影响
-
●7.5风湿性心肌炎(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介绍高血压内脏病变期对心脏、肾脏、脑、视网膜的影响
-
●7.6肺循环淤血综合征
肺循环淤血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病生基础
-
●7.7体循环淤血综合征
体循环淤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
●7.8临床思维训练2
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
-
第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及其药理学
本章主要介绍临床上常用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
●8.1钙拮抗剂
本节主要介绍钙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在心血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8.2利尿药的作用环节和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利尿药的分类,作用部位,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8.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本节主要介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
●8.4硝酸酯类用于心绞痛的机制
本节主要介绍硝酸酯类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
●8.5地高辛正性肌力作用
本节主要介绍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
●8.6临床思维训练3
心房颤动概述、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
第九章小结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门课的小结,帮助学生建立循环系统的整体观。
-
●9.1思维导图小结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门课的小结,帮助学生建立循环系统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