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历史与文化概论
海洋历史与文化概论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4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大连海事大学
开课教师洪刚孔朝霞董仲磊吴云志
学科专业历史学历史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风起云涌,潮涨潮落,自古以来,人类围绕海洋进行的斗争波澜壮阔。海殇则国衰,海兴则国强。本课以古今中外海洋发展变迁的广阔历史视野,回顾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的海洋历史发展进程及中华民族海洋发展经历的顿挫与辉煌。通过对历史背后的海洋文化理论分析,深入思索古今中外海洋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启示,提升国家海洋意识与世界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面向大海、培养大爱、情系大国,仰望浩瀚星空,驰骋蓝色海洋……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海洋视野中的历史与文化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海洋世界的历史钩沉
洪刚
海洋中国的历史变迁
远去的马六甲
洪刚
曾经的海洋帝国
洪刚
历史的海洋拐点
洪刚
强敌来自海上
洪刚
西方国家的早期海洋发展
古希腊文明的侧面
地中海初燃烽火
洪刚
特洛伊海权之战
洪刚
希波的水土之争
洪刚
亚历山大的帝国
洪刚
古罗马文明的见证
特洛伊狼人传奇建立罗马
洪刚
布匿战争确立地中海霸权
洪刚
亚克兴海战造就显赫帝国
洪刚
拜占廷帝国的神话
新罗马诞生扼守海上咽喉
洪刚
拜占庭帝国实现光复伟业
洪刚
阿拉伯帝国剑指君士坦丁
洪刚
欧洲文明崛起一隅
欧洲群雄登陆地中海舞台
洪刚
维京文明创造西西里王国
洪刚
威尼斯与热那亚先后崛起
洪刚
大航海时代海洋权益之争
掀开大航海时代序幕
洪刚
葡萄牙海上霸权初建
洪刚
西班牙建立殖民帝国
洪刚
子午线划定势力范围
洪刚
伊比利亚双雄的衰落
洪刚
海上马车夫荷兰崛起
洪刚
大英帝国的霸权之路
洪刚
海洋之路与西方大国兴衰
美国走向海上霸主
洪刚
日本独霸东亚海权
洪刚
法国筹划海洋谋略
洪刚
诸强并起海上争锋
董仲磊
中国海洋发展的兴起繁荣
中国海洋发展的原始时期
孔朝霞
中国海洋发展的初创时期
国家海洋意识早期萌发
孔朝霞
沿海诸侯国的海上经营
孔朝霞
国家统一海权观念形成
孔朝霞
对外交往海权观念奠定
洪刚
中国海洋发展的上升时期
孔朝霞
中国海洋发展的全盛时期
富国弱兵与开港求富
孔朝霞
海洋帝国的光荣梦想
孔朝霞
大海国主导的全球化
洪刚
中国海洋发展的顶峰时期
东风压倒西风时
洪刚
敕令严通番之禁
洪刚
中国海洋发展的曲折抗争
一隙之明
洪刚
迁海禁海
洪刚
英使访华
洪刚
图梦海国
洪刚
筹建水师
洪刚
甲午之殇
洪刚
伤心问海
洪刚
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传统
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溯源
洪刚
多元的海洋文化交流
洪刚
辉煌的海洋文化成果
洪刚
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圈
洪刚
海洋发展的认识误区
洪刚
正确地认识海洋文化
洪刚
海洋文化的价值传统
洪刚
海洋历史发展的文化沉思
亲海向海与探索精神
洪刚
国家主导与民间海事
洪刚
海陆博羿与海权较量
洪刚
海洋传统与文化自觉
洪刚
中国海洋发展的前景展望
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洪刚
新时代海洋文明的转型
洪刚
海洋文明转型面临的挑战
洪刚
中国海洋发展的世界意义
洪刚
  • 第一章海洋视野中的历史与文化

    本章对世界海洋的历史钩沉和中国海洋的历史变迁进行概括介绍,为后面具体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 1.1海洋世界的历史钩沉

    本节简要回顾了历史上古代埃及、腓尼基、中国和希腊的海洋发展,介绍了“海权时代”与“陆权时代”的变迁。

  • 1.2海洋中国的历史变迁

    西方海洋发展的历史可谓波澜壮阔,作为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海洋发展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从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开始了航海历程,他们蹈海踏歌,依海而居,得“鱼盐之利”,享“舟楫之便”。但是,封建王朝海事如此迭荡复杂,在1433年,明宣宗下达了严厉的“禁海令”,禁止沿海居民从事外贸活动。千余艘船舰的明帝国就这样放弃了海权,一艘艘海船停泊在寂寥的港湾里,任凭岁月流逝,悄无声息地霉烂着、腐朽着……中国人的身影渐渐从海上消失了。

  • 第二章西方国家的早期海洋发展

    事实上,浩瀚的大海早就成为各方势力、各个国家间的相互斗争舞台。地中海,“陆地中间之海”,为欧亚非三大洲环抱,自古以来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倍受瞩目,一直是大国竞相角逐的战场。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对某些沿海地区的国家来说,海洋的争夺是频繁的,如地中海岸的埃及、腓尼基、古希腊沿海的城邦。

  • 2.1古希腊文明的侧面

    当古希腊文明大放光彩的时候,由于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的双重紧逼,埃及王朝正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而此前,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多次遭受践踏,取而代之的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古希腊文明。

  • 2.2古罗马文明的见证

    古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一样,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闪亮的明珠。早期,罗马与希腊的历史发展尽管大体是平行的,但两者发展的步伐并不一致。当希腊人威风凛凛地站在历史舞台正中央,罗马人却在舞台边缘默默无闻。然而,罗马注定比希腊有更远大的政治前程。

  • 2.3拜占廷帝国的神话

    拜占庭帝国自诞生之日起就险象环生,不过,在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虽几经兴衰,但仍然稳如泰山。这里面,除了有上天厚爱它的因素,给了它一座三面环海、一面靠陆、城墙高耸的坚固堡垒外,在很大程度上,拜占庭帝国还得益于它拥有一支堪称是西方世界最强大的军队。

  • 2.4欧洲文明崛起一隅

    在西罗马帝国不复存在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相继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东哥特、西哥特、盎格鲁—萨克逊、法兰克、汪达尔等王国。西罗马帝国亡于日耳曼人手中,而日耳曼人的分支——法兰克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最终,公元843年的一份《凡尔登条约》让这个王国一分为三……

  • 第三章大航海时代海洋权益之争

    15世纪以前,东方出产的香料、珠宝、丝绸等由波斯人、阿拉伯人、东罗马人运到地中海东岸,再转运到欧洲其他地方。意大利威尼斯人一度垄断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香料贸易。西欧各个国家建立后,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贸易受阻。因此,西欧国家被迫改道,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 3.1掀开大航海时代序幕

    意大利威尼斯人一度垄断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香料贸易。西欧各个国家建立后,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贸易受阻。因此,西欧国家被迫改道,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 3.2葡萄牙海上霸权初建

    公元1143年,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葡萄牙,在光复领土的战争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 3.3西班牙建立殖民帝国

    西班牙正是在邻居葡萄牙的强烈刺激下,从欧洲无休无止的陆地征伐中脱身出来,踏上海洋探险和海外征服之路的。起步虽晚,但力度巨大。

  • 3.4子午线划定势力范围

    每当葡萄牙人宣布一块地方归属自己之后不久,便发现西班牙人也尾随而来,反之亦然。于是争夺不可避免,双方在殖民地和海洋上冲突不断。

  • 3.5伊比利亚双雄的衰落

    16世纪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欧洲的海外事业中遥遥领先,从东方的香料贸易和美洲的银矿、大庄园和种植场中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到16世纪末,它们却从领先地位急速倒退。伊比利亚双雄衰落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放松了赖以维系其民族强大的海权,开始了陆地上的对外扩张。

  • 3.6海上马车夫荷兰崛起

    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 3.7大英帝国的霸权之路

    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 第四章海洋之路与西方大国兴衰

    争夺海洋控制权的角逐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各国为争取海洋利益都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走向海洋。到冷战结束前,这种角逐主要表现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海上博弈。

  • 4.1美国走向海上霸主

    1775年4月列克星敦的枪声,揭开了北美13州独立的序幕。到一战结束时,美国海军猛增到50万人,成为仅次于英国的海上强国。

  • 4.2日本独霸东亚海权

    日本击败中国后,又将争夺海权的对手锁定为俄国。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经此一战,日本独霸了东亚海权,成为世界海军强国。

  • 4.3法国筹划海洋谋略

    17世纪的法国,新教运动在全国范围的失败,使荷兰式的议会民主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都未能在法国扎根——恰恰相反,法国走向了另外一条中央集权的强国之路。

  • 4.4诸强并起海上争锋

    各个国家的海洋战略地位日趋突出,各沿海大国纷纷把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列为本国的重大发展战略。

  • 第五章中国海洋发展的兴起繁荣

    我国曾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先也曾留给子孙笑傲五洲的奇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海上力量超过古希腊居于世界之首;秦汉时代的舟师已发展为雄视东业的楼船之军;宋元年间,指南针的问世已将中国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带入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明末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比西方世界的“地理大发现”几乎早了一个世纪。

  • 5.1中国海洋发展的原始时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中国先人最早的海洋实践活动是与生存的基本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中国先人对海洋最初的认识就表现在海洋能够“行舟楫之便”。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先人逐渐形成了朦胧的国家海洋意识,中华洋文明的曙光开始显现。

  • 5.2中国海洋发展的初创时期

    历史记载的三皇五帝都是以龙为华夏民族的图腾。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龙的形象是至高无上的尊严与力量的象征。龙习水性,与海洋有着紧密的联系。龙成为中华民族图腾之始,就意味着中华民族开始有了征服海洋的壮举。海洋赋予中华文化以巨大的活力和力,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历史表明,从上古时期开始,我们的祖先便对海洋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形成了初步的海洋思想。

  • 5.3中国海洋发展的上升时期

    公元220- 589年,中国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分裂状态,这一时期从总体上看,中华海权因缺乏国家力量的支持,其海权发展表现出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海权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但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中国海权的发展属于阶段性量的变化,未能出现阶段性质的变化。

  • 5.4中国海洋发展的全盛时期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渐趋成熟,中华海权得以持续发展,在承接隋唐时期稳固发展的基础上,自元代到明代初年,中华海权逐渐走向鼎盛,其特点是海权观念和海权运用带有明显的拓展疆域的特色,而自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人的身影在海洋上渐渐消失了,而到了近代不得不面在东西方漫长的对抗与较量中的海权危机。

  • 5.5中国海洋发展的顶峰时期

    为了扩展明王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大明帝国的国威,扩大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往来,明成祖于1405年开始派遣郑和率中国强大的海船队远航它国。经唐、宋、元等朝代的发展,到郑和下西洋时期,造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建造的郑和宝船有9桅12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

  • 第六章中国海洋发展的曲折抗争

    明朝正统之后到清道光年间,是古代中国传统海权的萎缩和衰弱时期。这400年间,正值西方大航海时代兴起至各国争霸世界与海洋的激烈时代,在世界范围内,海洋恰似东西方海权较量转换的舞台。

  • 6.1一隙之明

    明宣德“海禁”政策拉开了中华海权由盛转衰的序幕,隆庆年间虽有所调整,但也只是在“海禁”政策条件下的有限开海;至嘉靖时期,实行更为严格的“海禁”政策,从而造成中华海权极度萎缩。

  • 6.2迁海禁海

    自明朝中叶以后,中华海权逐步进入东西方对抗的漫长时期。海洋成为东曲方海权较量转换的舞台。在东西方海权激烈对抗中,中华海权处于传统对新兴、闭关对开放、落后对先进、保守对进取的两难局面,清朝建立伊始实行“禁海”或“迁海”政策。

  • 6.3英使访华

    1792年9月,乾隆五十七年的秋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官方访华使团从朴次茅斯港出发驶往中国,团长是英王乔治三世的表兄马嘎尔尼勋爵。

  • 6.4图梦海国

    面对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一批有头脑的士大夫们意识到了中国海防所潜伏的危机。其中,最具代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和近代启蒙思想宗师魏源。他们开眼看世界的举动,面向海洋的新风气,以及为了建立国家海防乃至确立中华海权而发出了呼声。

  • 6.5筹建水师

    当列强的巨舰大炮始从中国撤离之后,清政府中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张罗着如何为清政府衰败的肌体注入“强心剂”。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在操持海防实践中最突出的例子,便是企图建立一支全新的由中国人自己掌握的新式舰队。

  • 6.6甲午之殇

    1894年,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正面交锋,结果北洋水师首败于丰岛海战,再败于黄海海战,最后全军覆没于威海卫。

  • 6.7伤心问海

    孙中山认识到,要建立中华海权,必须把西方殖民者从中国的土地上赶去。强调要恢复中国主权,保卫和发展自己的海权,使得中国成为一个陆海强国。

  • 第七章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传统

    明朝正统(1436年-1449年)之后到清道光年间,是古代中国传统海权的萎缩和衰弱时期。这400年间,正值西方大航海时代兴起至各国争霸世界与海洋的激烈时代,在世界范围内,海洋恰似东西方海权较量转换的舞台。

  • 7.1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溯源

    从远古中国海洋文化的形成时代到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始终与沿海周边国家文明的起源、发展、兴盛和繁荣息息相关,并对欧洲、美洲、大洋洲乃至全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

  • 7.2多元的海洋文化交流

    自秦汉以降,中国海洋文化渐渐突破了海疆的限制,与海外各国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交往,形成了多元海洋文化交流的格局。

  • 7.3辉煌的海洋文化成果

    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跨越万里海疆进行海上交流的过程中,国际间贸易和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地开展起来。

  • 7.4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圈

    从久远的时代起,中华沿海先民便跨越万里海疆谱写了壮美的海上交流的历史。自古以来,因由地缘的近邻关系,沿海各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彼此借鉴,交流互动,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

  • 7.5海洋发展的认识误区

    受到传统陆地史观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对于中国海洋文化在理念与认识上存在诸多的曲解误读,形成了对中国海洋文化的认识误区。

  • 7.6正确地认识海洋文化

    要走出中国海洋文化认识的误区,离不开对中国海洋发展历程的清楚把握,更离不开对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整体考察。

  • 7.7海洋文化的价值传统

    以“四海一家”与“和谐包容”为特性的“天下之海”理念是中国传统海洋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相对比于近代以来西方海洋国家开创的以民族国家为利益边界的“国家之海”的关系构架,“天下之海”观念所包含着“和谐”、“无外”的原则更加具有和平性和包容性。

  • 第八章海洋历史发展的文化沉思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中国人实现海洋梦想的世纪。当我们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奋斗的时候,有必要看看欧洲人走向海洋的历程,更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华民族与海洋交往的历史,从而,或总结经验,或汲取教训,或坚定信心。

  • 8.1亲海向海与探索精神

    在欧洲历史上,海洋不仅是渔民水手的衣食来源,不仅是国王君主争夺霸权的疆场,更是知识分子的关注焦点。只有当海洋问题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据突出地位,并且成为学术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海洋强国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 8.2国家主导与民间海事

    在历史上,一些先发的海洋国家对海洋的关注超乎想象,而国家的需要也与民间的愿意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 8.3海陆博羿与海权较量

    在过去的500多年中,一个又一个欧洲强国先后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主角:16世纪有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荷兰,19世纪有“日不落帝国”英国。纵观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既是世界大国,更是海洋强国;一旦丧失了在海洋上的主导权,其大国地位也就衰落了。

  • 8.4海洋传统与文化自觉

    历史的发展之所以是这样的面貌,自有其自生发自然拓展的道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之所以回过头去,是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过往,好让历史照进未来的前程。

  • 第九章中国海洋发展的前景展望

    作为一个文明型新兴大国,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在创造了古代的兴起、繁荣之后,在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冲击下经历了顿挫期,在被迫进入现代海洋体系之后,又经历了艰苦的对峙与调整时期,而现在正进入又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即中国海洋文化的复兴期,在这个阶段,中国海洋文化主动向世界开放,积极进行自我拓新。在此情形下,真正发掘中国海洋文化的优秀传统与世界意义,消除与西方海洋文化的对立性根源,“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从而使中国与世界的共性不断增加,和其他文明一样,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也一定会为世界贡献具有世界意义的价值观。

  • 9.1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华文明在超越西方的同时,也面临着道统性的考验,即如何面对自身历史,如何对待当今世界霸权,参与、贡献、引领人类共同的未来发展。

  • 9.2新时代海洋文明的转型

    当今海洋发展正经历着远海时代到深海时代的转换,面临着由海洋商业文明向海洋工业文明的文明转型,人类海洋发展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 9.3海洋文明转型面临的挑战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种种差异归根到底是文明样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源于不同的历史环境,也源于不同的历史实践。新时代的中国海洋发展,面临着一个差异、两大挑战、三重考验,最终归结为一个超越。

  • 9.4中国海洋发展的世界意义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也一定会为世界贡献具有世界意义的价值观,以多元平行、包容共鉴的原则实现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价值的目标追寻,成为新时代中国海洋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海洋视野中的历史与文化

    1.1 海洋世界的历史钩沉

    1.2 海洋中国的历史变迁

    视频数5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西方国家的早期海洋发展

    2.1 古希腊文明的侧面

    2.2 古罗马文明的见证

    2.3 拜占廷帝国的神话

    2.4 欧洲文明崛起一隅

    视频数13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大航海时代海洋权益之争

    3.1 掀开大航海时代序幕

    3.2 葡萄牙海上霸权初建

    3.3 西班牙建立殖民帝国

    3.4 子午线划定势力范围

    3.5 伊比利亚双雄的衰落

    3.6 海上马车夫荷兰崛起

    3.7 大英帝国的霸权之路

    视频数7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海洋之路与西方大国兴衰

    4.1 美国走向海上霸主

    4.2 日本独霸东亚海权

    4.3 法国筹划海洋谋略

    4.4 诸强并起海上争锋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中国海洋发展的兴起繁荣

    5.1 中国海洋发展的原始时期

    5.2 中国海洋发展的初创时期

    5.3 中国海洋发展的上升时期

    5.4 中国海洋发展的全盛时期

    5.5 中国海洋发展的顶峰时期

    视频数11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中国海洋发展的曲折抗争

    6.1 一隙之明

    6.2 迁海禁海

    6.3 英使访华

    6.4 图梦海国

    6.5 筹建水师

    6.6 甲午之殇

    6.7 伤心问海

    视频数7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传统

    7.1 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溯源

    7.2 多元的海洋文化交流

    7.3 辉煌的海洋文化成果

    7.4 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圈

    7.5 海洋发展的认识误区

    7.6 正确地认识海洋文化

    7.7 海洋文化的价值传统

    视频数7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海洋历史发展的文化沉思

    8.1 亲海向海与探索精神

    8.2 国家主导与民间海事

    8.3 海陆博羿与海权较量

    8.4 海洋传统与文化自觉

    视频数4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中国海洋发展的前景展望

    9.1 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9.2 新时代海洋文明的转型

    9.3 海洋文明转型面临的挑战

    9.4 中国海洋发展的世界意义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