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古诗词艺术歌曲讲解与赏析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古诗词歌曲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古诗词艺术词歌曲的特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古诗词歌曲《长相知》分析讲解;以《长相知》为例讲解古诗词歌曲的演唱。
-
●1.1古诗词歌曲的概念及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概念,它是文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和艺术感染力。古诗词歌曲一般分为古词古曲、古词新曲,列举了代表作品和歌曲特征并欣赏。
-
●1.2古诗词艺术词歌曲的特点
本节主要介绍古诗词歌曲的三个特点,即古诗词艺术歌曲词曲相合的韵律美、词曲相合的意境美、伴奏与旋律互为依托。并通过赏析有代表性的作品阐释所讲内容。
-
●1.3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
本节主要介绍演唱古诗词歌曲时应该注重的几个方面,如深刻理解作品、演唱技法的运用包括气息运用方面,吐字咬字等等,演唱风格的把握、情感抒发与意境表达。
-
●1.4古诗词歌曲《长相知》分析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古诗词艺术歌曲《长相知》的歌词理解 以及音乐本体分析,如歌词内涵、歌曲的结构、创作特征、音乐细节等等,以便在演唱时更好的把握歌曲的风格。
-
●1.5以《长相知》为例讲解古诗词歌曲的演唱
本节主要介绍以长相知为例讲解演唱《长相知》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结合以上所讲歌曲分析进行技术运用方面、情感方面及表演方面的把握,从而使演唱更加符合歌曲的音乐形象。
-
第二章地方民歌讲解讲解赏析与演唱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中国地方民歌概述;地方民歌《桃花红 杏花白》讲解;地方民歌《桃花红 杏花白》演唱技巧;《情姐下河洗衣裳》歌曲演唱及情感处理;《唱大戏》歌曲演唱及情感处理。
-
●2.1中国地方民歌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地方民歌的概念,它是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的歌曲,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地方民歌一般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地方民歌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
●2.2地方民歌《桃花红 杏花白》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地方民歌《桃花红 杏花白》歌曲背景、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其中,在歌曲艺术特色中,了解作品题材、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等,对歌曲的演唱尤为重要。
-
●2.3地方民歌《桃花红 杏花白》演唱技巧
本节主要介绍:理解歌曲的风格特色,准确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内涵,这是完美地表现一个作品的基本要求,要唱好《桃花红 杏花白》这类作品,我们不仅要研究原来作品的艺术特色演唱技巧,还要深层次分析原始民歌的风格和时代特色。
-
●2.4《情姐下河洗衣裳》歌曲演唱及情感处理
本节主要介绍:《情姐下河洗衣裳》在声音色彩的运用上的一些问题,声音技巧是专业演唱者们最为重视的环节,要想将一首作品演绎得完美动人,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要有着“科学的发声方法”。
-
●2.5《唱大戏》歌曲演唱及情感处理
本节主要介绍:地方民歌《唱大戏》的歌曲演唱及情感处理,山东人民热情好客,就注定这首作品具有口齿清晰、声音明亮和喜悦欢快的特点,这是因为民歌来源于生活的,并反映时代面貌。
-
第三章电影歌曲讲解赏析与演唱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影视歌曲的发展与重要性;影视歌曲的作用; 影视歌曲的特点;如何唱好影视歌曲。
-
●3.1影视歌曲的发展与重要性
本节主要介绍影视从单一到丰富多彩的发展,影视音乐及影视插曲在影视中扮演的“角色”,即: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例说明好的影视插曲甚至比其本身影视流传更广,以说明其音乐的魅力所在。
-
●3.2影视歌曲的作用
本节主要介绍影视歌曲在影视中作用,分三个方面分析阐述,即:1.揭示主题思想,创造剧情意境作用。2.抒情功能,渲染影视气氛,推动剧情发展作用。3.塑造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作用。为充分、细致了解影视歌曲而作新的论述。
-
●3.3影视歌曲的特点
本节主要介绍影视歌曲在演唱与表达上要与影视情节相符。影视在选择影视插曲上必须随着剧情的发展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影视歌曲在创作以及演唱方式上也需随着影视风格的变化而进行。
-
●3.4如何唱好影视歌曲
本节主要介绍以电影歌曲《知音》为例,唱好影视歌曲不光要有娴熟的歌唱技巧,还必须做足功课,要了解影视创作背景、影视剧情及影视风格,以及人物性格等等。
-
第四章戏曲歌曲讲解赏析与演唱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戏曲风格民族声乐作品讲解;《梨花颂》的演唱分析与讲解;民族声乐作品《贵妃醉酒》的演唱分析
-
●4.1戏曲风格民族声乐作品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戏曲的五大剧种、京剧艺术的角色分类和概述,由此展开戏歌 作品《梨花颂》、《卜算子•咏梅》、《贵妃醉酒》的衍生。
-
●4.2《梨花颂》的演唱分析与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作为《梨花颂》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表现了《大唐贵妃》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主题,由此介绍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析了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特点。
-
●4.3民族声乐作品《贵妃醉酒》的演唱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贵妃醉酒》是戏歌作品的再次升华,是在借鉴京剧唱腔旋律和板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情绪审美完成,整个作品是戏韵与现代感的完美结合。该作品具有一定演唱难度,分三部分进行讲析。
-
第五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讲解赏析与演唱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 20世纪上半叶创作歌曲概述;20世纪上半叶著名作曲家著名作品讲解;歌曲赏析《松花江上》;歌曲《问》的分析与讲解。
-
●5.120世纪上半叶创作歌曲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以时间为线索,从创作歌曲的历史背景入手,分别对30年代、40年代著名作曲家及其创作的歌曲及其创作特点进行了概述,总结这一时期歌曲创作特征。
-
●5.220世纪上半叶著名作曲家著名作品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以《送别》、《教我如何不想他》、《故乡》三首作品为例,从创作背景及词曲的角度对作品的意境进行分析,深刻体会词曲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掌握这一时期歌曲创作特征。
-
●5.3歌曲赏析《松花江上》
本节主要介绍以《松花江上》为例,聆听我国著名歌唱家魏松演唱,结合歌曲创作背景,依据歌词内容和情感脉络进行作品赏析,只有将创作背景与音乐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体会作品的内涵。
-
●5.4歌曲《问》的分析与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以歌曲《问》为例,分别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内涵、音乐特征、演唱技巧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讲解和分析,以便更好的了解作品,使演唱者更好的诠释作品的情感。
-
第六章改革开放至00年代创作歌曲讲解赏析与演唱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 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创作歌曲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著名作曲家的著名歌曲作品讲解 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创作的歌曲赏析;歌曲《江河万古流》的内容与演唱分析
-
●6.1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创作歌曲发展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政治文化背景,并把这个时间段的歌曲创作划分为两个时期,分别对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发展做了简要概述,对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特色进行了概括。
-
●6.2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著名作曲家的著名歌曲作品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种种新变化使很多著名的作曲家创作出了热情洋溢的讴歌时代之作,本节选取其中的两位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施光南和谷建芬,对他们代表作品进行初步的讲解。
-
●6.3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创作的歌曲赏析
本节主要介绍这一时间段较有影响的两首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内容分析三方面全面解析歌曲,诠释演唱应注意的问题。
-
●6.4歌曲《江河万古流》的内容与演唱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以《江河万古流》为例从歌曲的创作背景、语言特色、旋律特色、演唱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把握歌曲的时代特色,准确演绎这一时期的歌曲。
-
第七章00年以后创作歌曲讲解赏析与演唱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 当代声乐作曲家及其作品讲解;当代声乐作品的演唱方式研究;新世纪代表声乐作品的赏析与讲解;歌曲《乡愁》的讲解剖析
-
●7.1当代声乐作曲家及其作品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当代声乐作曲家印青,印青创作的声乐作品及其创作特征,通过几首代表作品阐述了其时代性、民族性、抒情性,“主旋律”、“正能量”艺术作品存在的真正意义与最高追求。
-
●7.2当代声乐作品的演唱方式研究
本节主要介绍:通过三首声乐作品的举例,对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声乐作品内涵及情感的分析,讲解如何进行演唱方式的灵活转换,展现声乐作品的魅力。
-
●7.3新世纪代表声乐作品的赏析与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通过对《我的深情为你守候》的欣赏和讲解,从歌词、调式、结构、情感几个方面分析这首作品难度大,结构简,主旨明,情感真的创作特点和气息支持、声情结合、心理状态等演唱特点。
-
●7.4歌曲《乡愁》的讲解剖析
本节主要介绍:通过对《乡愁》创作背景、演唱处理等分析,从总体思考、形象布局、速度布局、音色布局、体态动作布局几个方面进行二度创作。设计出符合作品内容和具有真实情感的声音线条、表演动作,形成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演唱效果。
-
第八章中国歌剧选曲讲解赏析与演唱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中国歌剧咏叹调的概念、发展阶段;中国歌剧咏叹调的创作特征;如何演唱歌剧咏叹调;歌剧《伤逝》讲解;中国歌剧咏叹调《风萧瑟》讲解;咏叹调《风萧瑟》艺术处理
-
●8.1中国歌剧咏叹调的概念、发展阶段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歌剧咏叹调的概念,它是指用来刻画中国歌剧人物形象,表现演唱技巧,抒发人物情感的重要歌唱形式。经历了萌芽时期、探索生成时期、成长繁荣时期、荒芜复苏时期、多元化时期五个阶段。并列举各个阶段的典型的歌剧咏叹调。
-
●8.2中国歌剧咏叹调的创作特征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歌剧咏叹调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中民族性特征包括音乐本体和语言两个方面。音乐本体方面从音乐板腔体运用的民族性和曲调采用的民族性两个层面进行介绍,并列举的具体歌剧咏叹调予以说明。
-
●8.3如何演唱歌剧咏叹调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歌剧咏叹调的演唱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应从深刻理解作品、歌剧咏叹调的演唱技法、艺术风格及情感表现等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其中深刻理解作品主要包括了解歌剧咏叹调产生的时代背景、音乐表现手段、歌词等要素。
-
●8.4中国歌剧《伤逝》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伤逝》创作的时代背景、故事梗概、创作特点。歌剧《伤逝》是施光南先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创作的一部大型抒情性歌剧。
-
●8.5中国歌剧咏叹调《风萧瑟》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歌剧咏叹调《风萧瑟》的创作背景。它是中国歌剧《伤逝》中“秋”一幕中子君最具代表性的一首高难度的女高音咏叹调。
-
●8.6咏叹调《风萧瑟》艺术处理
本节主要介绍咏叹调《风萧瑟》的演唱处理。对《风萧瑟》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等四部部分从气息运用、吐字咬字、演唱风格、情感抒发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处理。
-
●8.7咏叹调《风萧瑟》赏析
本节主要欣赏不同版本的歌剧咏叹调《风萧瑟》。从中感受不同的歌唱演绎。
-
第九章外国艺术歌曲讲解赏析与演唱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外国艺术歌曲的起源与发展;深切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情感是歌曲演唱的基础; 歌曲《致音乐》 的分析与讲解;歌曲《理想佳人》的分析与讲解。
-
●9.1外国艺术歌曲的起源与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外国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以及最具代表性国家的艺术歌曲创作发展与创作特点,感受德奥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意大利艺术歌曲的魅力。
-
●9.2深切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情感是歌曲演唱的基础
本节主要介绍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艺术歌曲的创作情感,德国艺术歌曲宛如清新淳朴的小家碧玉,法国艺术歌曲是高贵典雅的气质贵妇,意大利艺术歌曲则是热情随性的明朗少女。
-
●9.3歌曲《致音乐》 的分析与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 《致音乐》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演唱分析以及歌词语言。歌曲的由来是19世纪初德国诗人肖贝尔写了一首 《致音乐》 的诗。 也是一首歌颂音乐艺术的圣歌,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很知名的一首。
-
●9.4歌曲《理想佳人》的分析与讲解
本节主要介绍此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及其演唱分析。艺术歌曲《理想佳人》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托斯蒂创作的一首经典曲目。在意大利艺术歌曲史上乃至整个艺术歌曲发展史上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
第十章著名外国歌剧咏叹调讲解赏析与演唱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歌剧咏叹调的分类;歌剧咏叹调的审美;演唱中普遍常出现的问题; 讲解分析及演唱注意事项。
-
●10.1歌剧咏叹调的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各声部在外国歌剧咏叹调中所担任的角色,并详细阐述了各声部的风格特点,详细科学地论证了各声部之所以适合其角色的缘由。
-
●10.2歌剧咏叹调的审美
本节主要介绍外国歌剧咏叹调的戏剧美,演唱美。并详细诠释了学习外国歌剧咏叹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歌剧中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各种不同形象的艺术表现,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
●10.3演唱中普遍常出现的问题
本节主要介绍歌剧咏叹调演唱者多方面综合素质的考验。详细分析了一名歌剧咏叹调演唱者若仅仅凭借精湛的发音技术去表演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独立驾驭演唱咏叹调的能力,要选择适合自己风格能力的咏叹调,不要跨声部选择曲目。
-
●10.4讲解分析及演唱提示
本节主要介绍咏叹调各声部的演唱特点,要加强剧中人物演唱表演的功底能力,深化学生对于角色的情感、性格分析掌握的能力及演唱风格的把控能力。
-
●10.5外国歌剧咏叹调欣赏
本节主要欣赏几首著名的咏叹调,从中感受歌剧咏叹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