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2
开课时间2023/10/08 - 2024/01/31
课程周期17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本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大纲

哲学及其发展规律

  • 1.1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 1.2 哲学基本问题
  • 1.3 哲学基本派别(一)
  • 1.4 哲学基本派别(二)
  • 1.5 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 1.6 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1.7 哲学的发展规律
  • 1.8 章节测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

  •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时代背景
  •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
  •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一)
  • 2.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二)
  •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三)
  • 2.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一)
  • 2.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二)
  • 2.9 章节测验

世界的物质性

  • 3.1 物质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变革
  • 3.2 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形式
  • 3.3 意识的产生与本质
  • 3.4 意识的构成与功能
  • 3.5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 3.6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3.7 章节测验

实践与世界

  • 4.1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 4.2 实践的本质、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内在矛盾和实践分分类
  • 4.3 实践的结构
  • 4.4 实践的过程
  • 4.5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 4.6 章节测验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 5.1 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
  • 5.2 普遍联系与系统
  • 5.3 发展的方向与过程
  • 5.4 整体与部分
  • 5.5 原因与结果
  • 5.6 必然性与偶然性
  • 5.7 可能性与现实性
  • 5.8 内容与形式
  • 5.9 本质与现象
  • 5.10 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
  • 5.11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5.12 章节测验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 6.1 矛盾的含义
  • 6.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6.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6.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 6.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6.6 质、量、度
  • 6.7 质变、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 6.8 肯定与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 6.9 否定之否定
  • 6.10 章节测验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

  • 7.1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
  • 7.2 历史的本质
  • 7.3 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
  • 7.4 人的历史活动的规律性及其特点
  • 7.5 历史规律的作用方式
  • 7.6 章节测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8.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8.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8.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8.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8.5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8.6 阶级的产生与实质
  • 8.7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8.8 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 8.9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8.10 章节测验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9.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9.2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 9.3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 9.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9.5 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 9.6 章节测验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0.1 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对立
  • 10.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10.3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
  • 10.4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
  • 10.5 正确看待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10.6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 10.7 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
  • 10.8 章节测验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1.1 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 11.2 文化与社会意识
  • 11.3 文化的社会功能
  • 11.4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11.5 文化与民族精神
  • 11.6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 11.7 章节测验

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 12.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12.2 认识的本质
  • 12.3 认识的根本任务
  • 12.4 认识的运动过程——从实践到认识
  • 12.5 认识的运动过程——从认识到实践
  • 12.6 认识的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 12.7 认识的思维方法——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
  • 12.8 章节测验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 13.1 真理的本质
  • 13.2 真理的具体性与全面性
  • 13.3 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 13.4 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
  • 13.5 真理的检验标准——逻辑证明与实践标准
  • 13.6 真理的检验标准——科学预见与实践标准
  • 13.7 真理的发展规律(一)
  • 13.8 真理的发展规律(二)
  • 13.9 章节测验

价值与价值观

  • 14.1 价值的本质
  • 14.2 价值的形态
  • 14.3 评价与认知
  • 14.4 价值观的形成
  • 14.5 价值观的功能
  • 14.6 价值观的冲突与选择
  • 14.7 章节测验

人类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15.1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一)
  • 15.2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二)
  • 15.3 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
  • 15.4 人的发展与人类解放
  • 15.5 共产主义理想与我们的使命
  • 15.6 章节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