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自动化、测控技术及仪器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本课程研究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线性控制系统的建模,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率分析法三大分析法,以及系统的校正与计算机辅助分析;主要研究系统的稳定性,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设有循序渐进设计网站和远程实验系统,涉及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描述,时域分析以及采样控制系统,可按章所学知识进行分段设计和实验,最后完成整个系统设计、仿真和调试。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分析,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相关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经采用面向产出符合工程认证的新大纲、更高质量的全新视频、更适合学习的全新资料,教学内容改革以突出控制理论的物理概念及工程背景,淡化数学证明为原则,围绕工程认证标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回归工程本色;进一步明确课程体系结构、组织方式,理顺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联系;运用翻转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本课程另一大特色是设计开发了 “控制系统设计”网站,设计了“汽车巡航控制”等8个称为“连续性设计题”的设计题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各章的练习逐步完成设计任务,实现素质能力的提升。
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218.75.197.120:6900),开发了远程实验室,能在寝室完成远程实验。“远程水位温度控制系统”“轨道交通信号与调度系统”已投入试运行。希望同学选择一个控制系统设计对象,学习每章后循序渐进推进控制系统设计和远程实验,通过设计网站和远程实验,帮助同学更加深入学习自动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
期待在未来的20周时间里与大家一同学习与交流,希望大家学习本课程后:
1. 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具备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实验的初步能力, 建立科学、合适的数学模型; 能够利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判断系统稳定性、暂态和稳态性能;能够利用性能指标来评价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
3. 掌握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的类型、方法和步骤,理解各种校正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4. 能够应用 MATLAB 软件对实际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仿真和校正设计;
5.能够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理论课、专业课学习和创新性研究以及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