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平台人民网公开课
开课高校佛山大学
开课教师吴新奇吴智刚赵卫平周肖钟莉胡庆亮徐爽
学科专业
开课时间2023/08/31
课程周期-
开课状态-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高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满足社会人员兴趣学习的需要。课程采用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学习内容包括课件、 拓展资源(视频、文档、社会实践优秀作业、粤港澳)、作业、讨论等。课件主要包括本校主讲教师慕课视频,纪录片类微视频、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地方史视频。课件资源则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相关的历史类、纪录片类视频、文档等。在课程特色上,结合平台受众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特点,课程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地方历史内容,同时适当考虑学生专业特点。通过本课程学习,旨在使学习者掌握近现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历史进程,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规律的认识,增进对广东与粤港澳地方史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历史思维,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导论、综述
1.1 课程介绍(省一流课程申报)
1.2 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国文明
1.3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1.4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1.5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展
1.6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 中国古代辉煌
1.8 中国古代辉煌
1.9 《简明世界通史》(上册)
1.10 《简明世界通史》(下册)
1.11 课程参考书目
1.12 中国古代抗疫经验与启示
第二讲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2.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2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2.3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2.4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2.5 民族意识的觉醒
2.6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2.7 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的经济学思考
2.8 帝国主义侵略对今天中国的影响
2.9 日本侵略广东与战争损失调查
第三讲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1 太平天国爆发的背景与原因
3.2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过程
3.3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3.4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
3.5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原因
3.6 洋务运动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3.7 拓展: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的失败
3.8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9 三、洋务运动与广东
3.10 维新运动的原因、内容与意义(视频版)
3.11 中国近代第一次政治改良运动为何昙花一现?
3.12 陈启沅与中国第一家民族缫丝厂(视频))
3.13 李鸿章是卖国贼还是英雄?(音频))
3.14 梁启超介绍(课堂展示实录)
第四讲 辛亥革命与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1 辛亥革命是人为制造的吗?(视频)
4.2 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哪些变化?(视频)
4.3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4.4 香港海员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
4.5 近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推荐:孙中山
4.6 中国有了共产党之“东方欲晓”(配音)
4.7 秋瑾介绍(课堂展示实录)
第五讲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5.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与意义
5.2 中国先进分子为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5.3 第一次国共合作
5.4 大革命时期的粤港工农运动
5.5 主要内容与学习目标
5.6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与中共“一大”的召开
5.7 五四运动与广东
5.8 叶挺独立团
5.9 农民运动大王澎湃
5.10 邓培与广东铁路工人运动
5.11 杨匏安——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5.12 佛山革命先烈陈铁军的故事(视频))
5.13 走进陈铁军故居
5.14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怎样炼成的?
5.15 南沃土铸伟业--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图片展)
第六讲 中国革命新道路
6.1 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背景
6.2 中共三次“左”倾错误
6.3 长征精神
6.4 导学
6.5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初步形成
6.6 参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6.7 大学生讲党史:遵义会议
6.8 没有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早就被国民党消灭?
6.9 红色家书
6.10 参观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
6.11 南方三年游击战(《百炼成钢第16集》)
6.12 星火燎原(《敢叫日月换新天》第2集)
6.13 红色故事汇(广东篇)广州起义,探寻革命道路
6.14 红色故事(广东篇)刑场上的婚礼
6.15 广东红色故事汇:八乡山山上星火燎原
6.16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站:粤北仁化
6.17 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
第七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7.1 日本侵华的缘起
7.2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7.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7.4 《国家记忆》(香港)东江纵队 胜利大营救
7.5 红色岁月:佛山抗日游击队的组建
7.6 百炼成钢
7.7 百炼成钢
7.8 抗战胜利与日本军事决策的失误(直播录屏)
7.9 抗战胜利与苏联援助(直播录屏)
7.10 广东军队与抗日战争
7.11 程子武将军家书
7.12 抗战胜利与国共关系(直播录屏)
7.1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足迹
7.1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足迹
第八讲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8.1 课程导入
8.2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时局
8.3 视频拓展: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
8.4 视频拓展: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
8.5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8.6 视频拓展:国共重庆谈判 《政府与中国代表会谈纪要》签订
8.7 视频拓展:蒋介石撕毁协定,内战爆发
8.8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1)
8.9 视频拓展: 解放战争为何先打东北?
8.10 视频拓展:天翻覆地慨而慷
8.11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2)
8.12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3)
8.13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3)
8.14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8.15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8.16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8.17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
8.18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
8.19 蒋介石大陆失败与国民党腐败关系
8.20 中国革命胜利与共产党隐蔽战线关系(直播课堂)
8.21 中国革命胜利与共产党人的初心关系--以叶挺为例
8.22 中国革命胜利与共产党人初心关系
第九讲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9.1 建国初期中共如何巩固新生民主政权?
9.2 《百炼成钢》第27集 舍生忘死保和平(朝鲜战争)
9.3 《百炼成钢》第26集 新中国成立
9.4 《百炼成钢》第30集一化三改
9.5 佛科院12位老同志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9.6 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与意义
9.7 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历史意义与历史遗留问题
9.8 抗美援朝诗歌朗诵
9.9 抗美援朝是毛泽东一生最大的失误?
9.10 建国初期中共遇到的经济困难与应对
第十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0.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10.2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0.3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0.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10.5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0.6 “大跃进”运动
10.7 人民公社化运动
10.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0.9 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中断
10.10 国民经济的调整
10.11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全面内乱的形成
10.12 粉碎反革命集团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0.13 错误的性质、原因及科学分析
10.14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0.15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10.16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10.17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10.18 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10.19 走自己的路
10.20 《敢叫日月换新天》第八集 艰难探索
10.21 容国团(香港):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10.22 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原因是因为权力斗争?
10.23 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调查
第十一讲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11.1 改革开放的起源与深圳故事
11.2 拨乱反正:从真理标准讨论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3 红色故事汇(广东篇)邓小平与广东改革开放
第十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2.1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2.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视频))
12.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治理实践(视频))
12.4 韩江流域水质与美丽乡村调研
12.5 直播课堂党史知识竞赛1
12.6 直播课堂党史知识竞赛2
12.7 改革开放成就之 潮汕变化
12.8 二十大与佛山
12.9 习近平视察广东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