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6
开课平台人民网公开课
开课高校南开大学
开课教师韦幼苏李玉萍薛晓斌尹倩王纯寇清杰
学科专业
开课时间2023/08/31
课程周期-
开课状态-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根据《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要求,“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之一,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硕士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1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1
1.2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2
1.3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3
1.4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4
1.5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5
1.6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6
第二章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2.1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2.2 社会有机体和社会形态(1)
2.3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2)
2.4 研究社会形态的重要原则(1)
2.5 研究社会形态的重要原则(2)
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3.1 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要重视研究社会矛盾?
3.2 研究社会矛盾为什么必须抓住矛盾的特殊性?
3.3 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3.4 阶级分析方法及其当代价值
3.5 用阶层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4.1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4.2 社会历史过程的联系性和非连续性
4.3 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4.4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
4.5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历史主义方法
4.6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科学预见方法
4.7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第五章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5.1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5.2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综合
5.3 社会共同体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
5.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5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第六章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6.1 事实与价值(2)
6.2 价值中立论(1)
6.3 价值中立论(2)
6.4 社会评价及其标准
第七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7.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
7.2 马克思世界基本论的重要内容和世界历史的两重性
7.3 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7.4 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