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教育政策
理解教育政策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5
开课时间2023/09/11 - 2023/12/20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让学习者了解政策研究这个学科领域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及其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学术资源和经验研究。本课将首先介绍政策研究的现象和政策问题的性质,辨析政策研究中的核心术语和政策研究的简要历史;其次,区分政策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视角及其转变,这些视角包括分析-技术视角、阐释-政治视角和批判-议论视角,每一种视角都对政策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再次,将介绍政策过程的学术研究中所积累的概念和方法,包括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最后,将回到教育领域,探讨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和选择,这是嵌植在政策话语中的价值辩论的规范层面,是对教育政策做“实然”研究之后需要关注的“应然”问题。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的介绍还将引入当前我国一些重要的教育政策案例进行讨论,以此希望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当代中国的教育政策研究者自身所持有对教育世界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课程大纲

1.理解政策现象

1.1.常态的政策现象

1.2.几个教育政策现象的缩略图

1.3.对政策现象的一般理解

1.4.对政策的刻板印象

1.5.政策研究的态度

2.政策研究史和核心术语辨析

2.1.公共政策的定义

2.2.公共教育政策:连续体中的定位

2.3.政策研究的历史发展

2.4.政策研究的两种取向

2.5.政策研究的核心术语辨析

2.6.理解政策问题

2.7.政策所依赖的核心秩序假设

2.8.哈贝马斯关于人类知识的旨趣

3. 政策研究的分析—技术视角

3.1.核心术语辨析

3.2.发现政策事实的技术:可计算

3.3.逻辑:建立手段—目的的因果链

3.4.可计算的绩效:表现主义(物化)

3.5.目标:技术控制式的问题解决

4.第四讲 政策研究的阐释—政治视角

4.1.核心术语辨析:意义、权力、文本、互动

4.2.政策研究的阐释视角:从事实的发现到意义的质疑

4.3.作为文本的政策以及公共政策的诠释学研究

4.4.阐释型政策分析的一般问题

5.政策研究的批判—话语视角

5.1.政策研究中的语言和辩论转向

5.2.政策研究的话语视角

5.3.福柯的话语理论

5.4.批判话语分析

5.5.政策研究的旨趣:批判政策研究

6. 政策过程研究:政策制定

6.1.何为政策制定

6.2.以技术控制为旨趣的政策制定

6.3.以交流理解为旨趣的政策制定:过渡阶段

6.4.以交流理解为旨趣的政策制定:成熟阶段

7.政策过程研究:政策执行

7.1.政策执行理论:概述

7.2.理性—技术和自上而下的途径

7.3.政策工具

7.4.阐释和自下而上的模型

8. 政策的过程研究:政策评估

8.1.何为政策评估

8.2.政策评估的类型及其行动者

8.3.政策评估的结果

8.4.Frank Fischer关于政策评估的四个层次

8.5.政策评估与政策学习、政策范式

9.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

9.1.教育政策的主流价值与批判扩展

9.2.功利主义、权利理论与教育政策

9.3.社群主义思想

9.4.人本主义心理学

9.5.重构教育政策

9.6.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