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原理(第十五期)
飞行原理(第十五期)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时间2025/02/26 - 2025/07/15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解决了飞机为什么能飞、怎样飞以及怎样飞的更好的问题,涉及到了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飞行技术三个学科。

空气动力学主要介绍了飞机和大气环境的一般知识,包括民用飞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用,同时介绍了飞机的运行环境-大气的基本特性及国际标准大气;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迎角、流线、流线谱、连续性定理、伯努利定理;飞机升力和阻力产生的基本原理、升力公式;飞机的升力特性曲线、阻力特性曲线、升阻比特性曲线及极曲线;地面效应以及增升装置的增升原理、使用时机及使用后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飞行力学主要介绍了飞机平衡的概念、影响平衡的因素及保持平衡的方法;介绍了飞机稳定性的定义、条件及影响因素;同时还介绍了飞机操纵性的定义、操纵飞机改变飞行状态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另外,完成一次航班飞行必须经历起飞、上升、巡航、下降、着陆及转弯六个阶段,为了保证各个飞行阶段的安全和效益的匹配,还介绍了反映这六个阶段的性能参数,如起飞所需距离、着陆所需距离、上升角、上升率、下降角、下降率、转弯半径、转弯率以及最佳巡航高速、最佳巡航速度等概念。

飞行技术学科主要介绍了实际飞行训练科目的操纵原理,如平飞加减速的操纵、平飞转上升的操纵、平飞转下降的操纵、转弯的操纵、起飞和着陆的操纵、风对起飞和着陆的影响以及失速和螺旋的改出操纵原理等。

本课程涵盖了与飞机飞行相关的原理及与操纵相关的基础知识,内容着重从物理概念的角度讲清问题的实质,突出基本原理的学习和基本方法的训练,通俗易懂。课程内容不仅满足教育部对飞行技术、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历要求,也满足中国民航局对飞行员、签派员、交通管制员、情报员以及机务维修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

课程大纲

流体的基本属性

  • 1.1 空气动力学简介
  • 1.2 连续介质模型与流体微团上的力
  • 1.3 密度压强温度及完全气体假设
  • 1.4 压缩性黏性传热性与流体模型化

流体静力学与动力学

  • 2.1 流体静平衡微分方程
  • 2.2 重力场中静止流体的压强分布规律
  • 2.3 大气的一般介绍与ISA偏差
  • 2.4 流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 2.5 流体微团的运动分析
  • 2.6 旋涡运动
  • 2.7 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性定理
  • 2.8 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速度介绍
  • 2.9 低速附面层

飞机的低速空气动力

  • 3.1 飞机的组成部分及功用
  • 3.2 机翼形状的描述
  • 3.3 相对气流与迎角
  • 3.4 翼型升力的产生、压力分布
  • 3.5 翼型升力公式
  • 3.6 库塔-茹科夫斯基定理
  • 3.7 升力特性和分离特性
  • 3.8 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
  • 3.9 翼型的阻力特性
  • 3.10 气流绕有限翼展机翼的流动
  • 3.11 有限翼展机翼的阻力、翼梢小翼
  • 3.12 升阻比曲线与极曲线
  • 3.13 地面效应
  • 3.14 前缘缝翼增升原理
  • 3.15 后缘襟翼增升原理

飞机的高速空气动力

  • 4.1 热力学的基础知识
  • 4.2 高速气流特性
  • 4.3 高速定常一维流
  • 4.4 激波和膨胀波
  • 4.5 高速附面层
  • 4.6 翼型的亚音速空气动力特性
  • 4.7 翼型的跨音速空气动力特性-4个结论
  • 4.8 翼型的跨音速空气动力特性-临界马赫数
  • 4.9 高速翼型
  • 4.10 高速抖振和低速抖振
  • 4.11 后掠翼的高速空气动力特性

螺旋桨的空气动力

  • 5.1 螺旋桨简介
  • 5.2 螺旋桨的分类
  • 5.3 螺旋桨拉力随飞行速度的变化
  • 5.4 螺旋桨拉力随油门位置的变化
  • 5.5 螺旋桨拉力随飞行高度的变化
  • 5.6 螺旋桨拉力随气温的变化
  • 5.7 螺旋桨产生负拉力的几种情况
  • 5.8 螺旋桨的有效功率与效率
  • 5.9 螺旋桨的副作用——进动
  • 5.10 螺旋桨的副作用——反作用力矩
  • 5.11 螺旋桨的副作用——滑流扭转作用
  • 5.12 螺旋桨的副作用——螺旋桨因素

飞机的平衡、稳定性和操作性

  • 6.1 飞机的重心和坐标系
  • 6.2 飞机的俯仰平衡
  • 6.3 飞机的方向平衡、横侧平衡
  • 6.4 稳定性的概念及条件
  • 6.5 俯仰稳定性
  • 6.6 方向稳定性
  • 6.7 横侧稳定性
  • 6.8 飞机方向稳定性与横侧稳定性的关系
  • 6.9 影响飞机稳定性的因素
  • 6.10 俯仰操纵性
  • 6.11 驾驶杆力
  • 6.12 配平片和补偿片的原理
  • 6.13 方向操纵性与横侧操纵性
  • 6.14 方向操纵性与横侧操纵性的关系
  • 6.15 影响飞机操纵性的因素
  • 6.16 横侧反操纵

小型飞机飞行性能

  • 7.1 平飞
  • 7.2 上升
  • 7.3 下降
  • 7.4 盘旋
  • 7.5 起飞
  • 7.6 着陆
  • 7.7 性能相关限制

基本飞行

  • 8.1 滑行和起飞
  • 8.2 平飞、上升和下降
  • 8.3 转弯
  • 8.4 着陆
  • 8.5 着陆目测
  • 8.6 风对起飞、着陆的影响及修正1
  • 8.7 风对起飞、着陆的影响及修正2
  • 8.8 180度定点无功率进近

特殊飞行

  • 9.1 失速和螺旋
  • 9.2 双发飞机一发失效后的飞行
  • 9.3 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
  • 9.4 尾流
  • 9.5 特殊情况下的起飞、着陆

飞行训练科目

  • 10.1 飞行训练科目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

  • 11.1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第1章
  • 11.2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第2章
  • 11.3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第3章
  • 11.4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第4章
  • 11.5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第5章
  • 11.6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第6章
  • 11.7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第7章
  • 11.8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第8章
  • 11.9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课件-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