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解决了飞机为什么能飞、怎样飞以及怎样飞的更好的问题,涉及到了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飞行技术三个学科。
空气动力学主要介绍了飞机和大气环境的一般知识,包括民用飞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用,同时介绍了飞机的运行环境-大气的基本特性及国际标准大气;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迎角、流线、流线谱、连续性定理、伯努利定理;飞机升力和阻力产生的基本原理、升力公式;飞机的升力特性曲线、阻力特性曲线、升阻比特性曲线及极曲线;地面效应以及增升装置的增升原理、使用时机及使用后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飞行力学主要介绍了飞机平衡的概念、影响平衡的因素及保持平衡的方法;介绍了飞机稳定性的定义、条件及影响因素;同时还介绍了飞机操纵性的定义、操纵飞机改变飞行状态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另外,完成一次航班飞行必须经历起飞、上升、巡航、下降、着陆及转弯六个阶段,为了保证各个飞行阶段的安全和效益的匹配,还介绍了反映这六个阶段的性能参数,如起飞所需距离、着陆所需距离、上升角、上升率、下降角、下降率、转弯半径、转弯率以及最佳巡航高速、最佳巡航速度等概念。
飞行技术学科主要介绍了实际飞行训练科目的操纵原理,如平飞加减速的操纵、平飞转上升的操纵、平飞转下降的操纵、转弯的操纵、起飞和着陆的操纵、风对起飞和着陆的影响以及失速和螺旋的改出操纵原理等。
本课程涵盖了与飞机飞行相关的原理及与操纵相关的基础知识,内容着重从物理概念的角度讲清问题的实质,突出基本原理的学习和基本方法的训练,通俗易懂。课程内容不仅满足教育部对飞行技术、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历要求,也满足中国民航局对飞行员、签派员、交通管制员、情报员以及机务维修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