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吉林医药学院
开课教师冯波郭淑英朱鹤云张慧锋马莹慧于欢
学科专业医学药学类
开课时间2025/02/19 - 2025/07/31
课程周期24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该课程主要讲授执行和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八大类典型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任务是使学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 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药物分析概要

  • 1.1 介绍药物分析
  • 1.2 药物分析性质
  • 1.3 药物分析任务
  • 1.4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 1.5 药物分析发展概略

第二章 药品标准与药典

  • 2.1 药品质量研究目的
  • 2.2 药品质量研究内容-1
  • 2.3 药品质量研究内容-2
  • 2.4 计量
  • 2.5 精确度
  • 2.6 原料药结构确证
  • 2.7 药物性状
  • 2.8 药品标准
  • 2.9 药品检验名词术语
  • 2.10 比旋度测定
  • 2.11 熔点的测定
  • 2.12 药品标准制定的原则
  • 2.13 药物的鉴别
  • 2.14 药物的检查项目
  • 2.15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 2.16 药品标准制定起草和说明
  • 2.17 药品标准分类
  • 2.18 中国药典的内容
  • 2.19 国外药典简介
  • 2.20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第三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 3.1 药物鉴别实验的定义与目的
  • 3.2 一般鉴别
  • 3.3 无机酸根的鉴别
  • 3.4 药物鉴别实验的方法
  • 3.5 鉴别实验的条件

第四章 药物质量控制的检查项目

  • 4.1 药物纯度
  • 4.2 杂质来源
  • 4.3 杂质的分类
  • 4.4 杂质的限量
  • 4.5 杂质的研究规范
  • 4.6 杂质研究方法一
  • 4.7 HPLC杂质检查法
  • 4.8 杂质检查方法二
  • 4.9 热分析法
  • 4.10 氯化物的检查
  • 4.11 氯化物检查的注意事项
  • 4.12 硫酸盐检查
  • 4.13 铁盐检查
  • 4.14 重金属的检查
  • 4.15 重金属检查-2
  • 4.16 古蔡氏法检查原理
  • 4.17 Ag-DDC检查方法
  • 4.18 砷盐检查-3
  • 4.19 干燥失重-易碳化物
  • 4.20 残留溶剂
  • 4.21 溶液颜色-溶液澄清度

第五章 原料药的重点分析项目

  • 5.1 原料药分析项目1
  • 5.2 原料药的晶型与粒度
  • 5.3 原料药分析项目3

第六章药物制剂的重点分析项目

  • 6.1 药物制剂类型与分析特点
  • 6.2 常规检测项目与可接受标准
  • 6.3 各剂型的特定检测项目与可接受标准

第七章药物的稳定性试验与分析

  • 7.1 药品稳定性试验的目的与内容
  • 7.2 稳定性试验的括号法和矩阵法
  • 7.3 稳定性试验结果评价

第八章 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 8.1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 8.2 容量分析法的含量计算
  • 8.3 光谱法含量计算
  • 8.4 色谱适应性试验
  • 8.5 色谱法含量计算
  • 8.6 分析样品制备方法一
  • 8.7 分析样品制备方法
  • 8.8 凯氏定氮法
  • 8.9 氧瓶燃烧法
  • 8.10 氧瓶燃烧实验
  • 8.11 分析方法验证
  • 8.12 分析方法验证二

第九章 体内药物的分析

  • 9.1 血样的制备
  • 9.2 体内样品种类二
  • 9.3 体内样品处理的目的
  • 9.4 去除蛋白质的方法
  • 9.5 分离和浓集
  • 9.6 缀合物水解化学衍生化
  • 9.7 分析方法的建立
  • 9.8 方法验证一
  • 9.9 方法验证二
  • 9.10 名词解释

第十章 阿司匹林的分析

  • 10.1 阿司匹林的鉴别
  • 10.2 阿司匹林的检查
  • 10.3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

第十一章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分析

  • 11.1 绿奎宁反应
  • 11.2 青蒿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二章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分析

  • 12.1 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三章 盐酸普鲁卡因的分析

  • 13.1 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
  • 13.2 盐酸普鲁卡因的检查
  • 13.3 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

第十五章 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鉴别

  • 14.1 苯并二氮杂卓类鉴别反应
  • 14.2 杂环类药物结构与性质
  • 14.3 异烟肼的分析
  • 14.4 盐酸氯丙嗪的分析
  • 14.5 地西泮的分析

第十六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 15.1 三氯化锑反应
  • 15.2 硫色素反应
  • 15.3 维生素C碘量法测定
  • 15.4 维生素E的硝酸反应、三氯化铁反应
  • 15.5 生育酚的检查
  • 15.6 维生素A的分析
  • 15.7 维生素E的分析
  • 15.8 维生素B1的分析
  • 15.9 维生素C的分析

第十七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 16.1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官能团反应
  • 16.2 四氮唑比色法
  • 16.3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 16.4 黄体酮的分析

第十八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 17.1 抗生素的概述
  • 17.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性质
  • 17.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试验
  • 17.4 庆大霉素C组分的检查
  • 17.5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性质
  • 17.6 抗生素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 17.7 抗生素类典型药物分析

第十九章 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分析

  • 18.1 章节PPT

第二十章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分析

  • 19.1 章节PPT

第二十一章 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别

  • 20.1 吩噻嗪类与钯离子配合呈色反应

第二十二章 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

  • 21.1 托烷类生物碱的vitali反应
  • 21.2 新建目录
  • 21.3 酸性染料比色法
  • 21.4 生物碱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 21.5 硫酸阿托品的分析
  • 21.6 硫酸奎宁的分析

苯巴比妥的分析

  • 22.1 苯巴比妥的鉴别
  • 22.2 苯巴比妥的检查
  • 22.3 苯巴比妥含量测定

药物制剂分析

  • 23.1 药物制剂分析特点
  • 23.2 片剂常规检查项目
  • 23.3 片剂含量测定干扰排除
  • 23.4 注射剂含量测定抗氧剂干扰及排除

实验

  • 24.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
  • 24.2 凯氏定氮法
  • 24.3 药物杂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