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异彩纷呈 一脉相传
我国的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无限的生命力。漫长的社会历史长河中,他一直生生不息,演化出众多的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本章在区别了几个概念名词之后,将传统音乐当中的民间音乐分类、民歌的发展简要历史、研究民间歌曲的分类角度,以及民间音乐的诸多特点做了系统的阐述和说明。在概述内容部分,更有着对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认证,能够帮助学生区别中国乐系,欧洲乐系,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诸多特点,这无疑是认识音乐民族性的最佳途径。
-
●1.1民歌概述
本节内容是站在世界音乐文化分类的角度下,区分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民间音乐的概念,并且将民间音乐五大类分类方式予以详细介绍。
-
●1.2民歌的发展脉络
民歌作为民间音乐的基础,从历史中走来,拥有着最为广泛的受众,对民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状态予以表述,是本节的内容。
-
第二章情之所至 歌之咏志
本章节把握了民间歌曲的学术概念,也从体裁分类法的角度出发,将山歌、号子、小调逐一例举和赏析,这对课程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内容首先从概念入手,结合各体材的代表歌种,地域特色,从曲调形式、歌词内容、调式调性、节奏节拍等专业环节展开,使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习的明天歌曲特征,进而更好的加以区分和认识民间歌曲,从而更加深谙民间歌曲于我国民间音乐其他类别的关系。
-
●2.1黄土地的交响——信天游
通过欣赏西北民歌当中的山歌歌种信天游的赏析,鉴赏西北民歌的音乐特征、特色。培养学生对学习民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分析能力。感受体验西北各地区民歌,基本掌握和分辨该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
●2.2走西口的歌声——山曲
介绍西北地区山歌歌种山曲。通过对山曲的曲调,歌词,以及走西口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度剖析与阐释西北民歌与民俗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
●2.3山歌的奇葩——“花儿”与“少年”
介绍西北地区,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地区的山歌歌种花儿,通过花儿的曲调、歌词构成、以及花儿的演唱特点,集会方式等,深度阐释花儿中的人文内涵,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奇特的山歌歌种的诸多音乐价值。
-
●2.4举重劝力之歌——劳动号子
通过对民歌体裁当中的号子的介绍,了解劳动号子的种类,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艺术功。并深入赏析劳动号子各类型代表音乐。
-
●2.5音乐与生活——民间小调
介绍民歌体裁当中小调的音乐概念特征流行地,小调艺术功能及歌词,曲调特点。
-
●2.6同宗民歌——茉莉花
通过对《茉莉花》这样一首流行于各地的民歌小调,引出同宗民歌概念,深度剖析同宗民歌的演变内涵,进而扩展对同宗民歌这类民歌现象的音乐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的理解。
-
第三章南词北鼓 瓦肆勾栏
本章节内容是针对民间音乐五大类中的说唱音乐进行深入讲解。我国说唱音乐有340余个曲种,期中除了少数曲种只说不唱外,大部分说唱音乐有着强有力的音乐艺术特色。章节之初针对说唱音乐的分类方法给出了细致的说明。又将说唱音乐的定义、和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关系做了深入浅出的的探讨。例举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曲种,将其历史渊源、流派特点、音乐特性及代表作品,分别予以详细的讲解。
-
●3.1说唱音乐概述
详细介绍民间音乐五大类分类当中的说唱音乐,对说唱音乐的概念、历史沿革、以及和民歌的比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说唱音乐在我国民间音乐当中的地位和概念。便于掌握、了解和赏析各类型说唱音乐。
-
●3.2八旗遗风——单弦牌子曲
深入阐述流行于北京地区的说唱音乐艺术曲种----单弦。并对单弦的发展历程流派特点音乐艺术特征等做详细分析,通过对作品帮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单弦音乐艺术。
-
●3.3京腔京韵自多情——京韵大鼓
介绍和阐释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鼓词类说唱音乐代表剧种——京韵大鼓。对京韵大鼓的历史成因、概念流派及重要唱段做深入分析与讲解。尤其是通过流派代表人物的代表唱段赏析,更能直观的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静韵大鼓的艺术特色。
-
●3.4吴侬软语细细谈——苏州弹词
本节对流行于江南吴语方言区的说唱音乐剧种苏州弹词给出了深入的概念阐释、流派代表人物简介、流派音乐曲调特征分析。并对苏州弹词的构成形式、表演内容、流行现状等等,做了深入的阐述和讲解,能够帮助学生们从感官到思维,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一珍贵的地方说唱音乐曲种。
-
第四章生旦净丑 粉墨人生
戏曲是在中国民间音乐和其他一些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音乐戏剧,因其载歌载舞的表演特征,又被我国学者称为“歌舞剧”,区别于西方的歌剧和舞剧,它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表演、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本章节对于戏曲艺术的诸多特性,给予了细致的讲解,并且例举了荡中两个最为有代表性的戏曲曲种——昆曲及京剧,作为指导性和启发性的内容,便于学生打开理解戏曲的认知大门,提高对戏曲音乐的鉴赏力。
-
●4.1戏曲艺术特征
本节通过对民间音乐当中最重要的戏曲部分内容讲解,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戏曲的五大艺术特征,综合性、程式性、写意性、虚拟性、夸张性等等。并且对纷繁复杂的我国戏曲艺术土壤有简要的了解,粗略掌握戏曲艺术声腔、板式、历史、代表人物等知识。
-
●4.2昆曲的前世今生——《牡丹亭》艺术初探
本节内容是对具有600年历史的戏曲剧种——昆曲的介绍。该章节详细介绍了昆曲的发展历程、昆曲创作人物、昆曲的声腔形成原因、昆曲的剧作家、以及著名代表剧目《牡丹亭》《游园惊梦》一折的戏文赏析。
-
●4.3梅兰幽香 芳华绝代——京剧与四大名旦
本节内容通过对京剧四大名旦的生平及艺术造诣的介绍,映射出京剧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并对四大名旦的流派、代表剧目做深入浅出的赏析,引导学生直观了解京剧作为国粹艺术的精华之所在。
-
第五章金石土革 丝木匏竹
我国民间器乐的发展,始终与各民间音乐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宋代以后的明清时期,民间器乐的形成和风格特点受到了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的极大影响、大量器乐曲牌来自民歌、说唱和戏曲曲牌。后经独立发展,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各种表演形式和风格流派。本章节例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并分析它们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乐人乐事等,使学生能够立体科学的了解这一民间音乐种类,增强民族音乐文化认知。
-
●5.1民族器乐的概述
本节内容是对民间音乐五大类中民族器乐的概述性说明。详细介绍了何为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并且对民族器乐的分类法进行了横向的说明和纵向的比较。尤其对八音分类法的讲解,能使学生完善自己对传统音乐当中民族器乐的维度认识。
-
●5.2礼乐之魂——编钟
该课节内容是对民族器乐当中的大型礼乐乐器编钟的深入介绍。对于编钟的形制构成、铸造方法、律制、铭文、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都做了深入的说明。进一步阐释了编钟的音乐历史地位和不可取代的价值所在。
-
●5.3君子之器——古琴
对于古琴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它的历史渊源、复杂的形制、深邃的美学内涵、著名的琴曲等,在这一章节当中都有深入的讲解。尤其对于琴人琴事以级古琴的文字谱。应用,能打开学生对这一高雅乐器的初步认知。
-
●5.4光明之行——二胡
二胡,作为外来乐器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当中逐渐发展和改革,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乐器。它的历史、形制、演奏方法、音乐家、及代表曲目在本章节中都会得到逐一的解析。
-
●5.5塞北江南——笛子
笛子,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重要代表乐器之一。本节将对笛子的材料构成、乐器分类、演奏方式方法、行至、以及南派与北派笛子演奏艺术的区别,我重点讲解。尤其对于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的艺术特征,将通过代表曲目和演奏家得以区分。
-
●5.6嘈嘈切切——琵琶
琵琶,作为起源于我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民族乐器,拥有这脚高的历史地位和音乐成就。本节通过对于枇杷的源流及历史、演奏技巧的改革、代表曲目、代表人物、以及名曲赏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琵琶这件乐器。
-
●5.7珠落玉盘——古筝
古筝音乐在古代就得到广泛的应用,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与喜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其娱乐性表现得比较突出。本节内容设置将针对古筝的构造及历史渊源、流派与演奏技巧、代表作品《云裳诉》做赏析,并将古筝的审美价值予以总结。
-
第六章多彩民族 中华一家
少数民族音乐是构成我国民族音乐多彩多姿画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章选择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几个代表性族群,将它们所承载的宝贵的民族音乐作了全面的介绍,既包括民间歌曲、民族器乐、也包括长篇叙事诗、歌舞音乐等特色体裁,虽然不尽全面,但研究讲述方法科学实用,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并且树立传承思想,增强文化自信。
-
●6.1感受灰烬里的余温——赫哲族民间音乐
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拥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音乐文化,本课内容是通过对赫哲族民族概况的介绍,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民间音乐种类的详述,引起同学们对传统音乐传承问题的思考和广泛的关注。
-
●6.2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民间音乐
本节内容是对草原文化的代表民族——蒙古族的民间音乐的简要介绍。内容包括蒙古族的历史及民族概况、蒙古族民间音乐当中的歌曲、乐器、歌舞音乐,尤其是长调短调以及特殊的演唱方式呼麦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完美的甄别蒙古族音乐的艺术特征。
-
●6.3西域撷风——新疆维吾尔木卡姆
木卡姆,作为伊斯兰教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曲种,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追捧,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的奇就是对木卡姆概念的评述、以及对中国维吾尔木卡姆的特点和伴奏乐器的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