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中国梦与世界梦
本章主要讨论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与世界的关系, 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中国梦的特点,青年人的中国梦,中国梦与世界,以及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它注重经济增长、公正平等和文化价值的培养。同时,中国梦也融合了国家和个人的抱负,实现恢复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个人幸福的双重目标。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产物,当今的中国梦是与每个人都相关的梦,实现个人梦想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青年人,要敢于梦想,为实现梦想而奋斗,为振兴民族而奋斗。中国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广泛认可,并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面对当今世界存在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融合。
-
●1.1中国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梦的内涵、发展历程、特点以及青年人的中国梦。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它注重经济增长、公正平等和文化价值的培养。同时,中国梦也融合了国家和个人的抱负,实现恢复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个人幸福的双重目标。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产物,从三皇五帝的神话时代到近代中国内外忧患的艰难时期,中国人民都梦想着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当今的中国梦是与每个人都相关的梦,实现个人梦想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敢于梦想,为实现梦想而奋斗,为振兴民族而奋斗。
-
●1.2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节主要讨论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人类名运共同体内涵以及中国梦与人类名运共同体的关系。中国梦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广泛认可,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将中国梦与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梦想融合在一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面对当今世界存在的经济疲软、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建立一个开放、包容、干净、美丽、持久和平、全球稳定、共同发展的世界。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融合。中国所要实现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与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发展和繁荣,是高度契合的。
-
第二章价值取向理论及人与自然
本章主要讨论价值取向理论及其影响,主要内容包括冰山理论概述,价值取向理论的内容,两种不同的人与自然取向以及这些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应用。文化中更为重要的是价值观等隐性的部分,但是这些往往是跨文化交流中导致误解的部分。冰山理论并不能解释文化之间的这些差异,Kluckhohn 和 Strodtbeck提出了五种价值取向,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和认定胜天两种取向。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也体现在众多方面。
-
●2.1价值取向理论和冰山理论
本节主要介绍冰山理论,价值取向理论以及其中最主要的人与自然取向。冰山理论认为露出水面的部分清晰可见,但更为重要的水下不可见的部分。文化中更为重要的是价值观等隐性的部分,但是这些往往是跨文化交流中导致误解的部分。冰山理论并不能解释文化之间的这些差异,Kluckhohn 和 Strodtbeck提出了五种价值取向,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和认定胜天两种取向。
-
●2.2“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本节主要讨论两种不同的人与自然取向的影响和应用。“天人合一”取向导致了“静”的活动取向,追求通过自省达到人格完善的境界,而“人定胜天” 取向决定了“动”的活动取向,主张人要征服自然,争取个人解放。“天人合一”取向决定了 “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个人被视为集体的一部分,而“人定胜天”取向决定了 “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完全控制自己的命运。中西园林文化的特点生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价值取向差异。中国的园林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集体主义的思想,而西方的园林体现了人定胜天、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
第三章价值观之时间观
"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三种时间取向理论:过去取向,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两种时间观:循环时间观、线性时间观;三种理论取向以及两种时间观在文学作品与日常生活观中的体现等基本内容。
"
3.1 从《三国演义》主题曲看时间观之差异 蔡静 三种时间取向理论;两种时间观:时间观,循环时间观、线性时间观;如何思辨看待中、西文化所体现出的时间观。 "3.1 从《三国演义》主题曲看时间观之差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复习时间取向的相关理论,理解两种主要时间观。
3.1.1 时间取向相关理论
时间取向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三种取向:过去取向(决定了循环时间观),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决定了线性时间观)。
3.1.2 理解时间观
时间的过去取向决定了循环时间观;时间的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决定了线性时间观。循环时间观认为时间的变化是与自然状态相协调的,这就是说,时间的运动是周期性的。线性时间观认为,时间就像一条直线,时间的运动是直接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但并不是绝对的不一样:如在当代西方社会,时间的概念是由线性时间观主导的,然而,作为西方文化的起源,希腊和罗马文化中也存在着循环时间观;在中国,日常时间是线性时间概念,但是对于宇宙时间人们持有的则是循环时间观。
"
3.2 文学作品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观 蔡静 从写作叙事模式看文学作品中的时间观;从“准时”、“预约”两种日常行为方式看不同文化中时间观的差异 "3.2 文学作品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观
时间取向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电影模式,同时也影响写作中的叙事模式和人们的日常行为。本节主要探讨时间观在文学作品与生活中的表现。
3.2.1 写作叙事模式
应为时间观的不同,不同国家作家的叙事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循环时间观的影响下,中国人认为历史可以反映出时代发展的规律。所以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宏大的历史框架开始的。相比之下,西方小说受线性时间观的影响,主要关注特定事件和形象,而且大部分的作品在开头多引用圣经或名人名言而不是历史事件。
3.2.2 日常行为
除了写作风格,时间观也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大不相同。其中影响之一就是对“准时”概念的反映;另一个影响在于预约制度。线性时间观使人们珍惜和注重管理时间,在西方社会尤其如此:首先 “准时”在日常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邀请或者拜访某人都需要提前预约。相比之下,受循环时间观下的影响,中国人的时间使用则更加灵活,更看重人际关系而不是日程安排。
" -
●3.1从《三国演义》主题曲看时间观之差异
3.1 从《三国演义》主题曲看时间观之差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复习时间取向的相关理论,理解两种主要时间观。
3.1.1 时间取向相关理论
时间取向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三种取向:过去取向(决定了循环时间观),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决定了线性时间观)。
3.1.2 理解时间观
时间的过去取向决定了循环时间观;时间的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决定了线性时间观。循环时间观认为时间的变化是与自然状态相协调的,这就是说,时间的运动是周期性的。线性时间观认为,时间就像一条直线,时间的运动是直接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但并不是绝对的不一样:如在当代西方社会,时间的概念是由线性时间观主导的,然而,作为西方文化的起源,希腊和罗马文化中也存在着循环时间观;在中国,日常时间是线性时间概念,但是对于宇宙时间人们持有的则是循环时间观。 -
●3.2文学作品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观
3.2 文学作品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观
时间取向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电影模式,同时也影响写作中的叙事模式和人们的日常行为。本节主要探讨时间观在文学作品与生活中的表现。
3.2.1 写作叙事模式
应为时间观的不同,不同国家作家的叙事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循环时间观的影响下,中国人认为历史可以反映出时代发展的规律。所以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宏大的历史框架开始的。相比之下,西方小说受线性时间观的影响,主要关注特定事件和形象,而且大部分的作品在开头多引用圣经或名人名言而不是历史事件。
3.2.2 日常行为
除了写作风格,时间观也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大不相同。其中影响之一就是对“准时”概念的反映;另一个影响在于预约制度。线性时间观使人们珍惜和注重管理时间,在西方社会尤其如此:首先 “准时”在日常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邀请或者拜访某人都需要提前预约。相比之下,受循环时间观下的影响,中国人的时间使用则更加灵活,更看重人际关系而不是日程安排。
-
第四章思想渊源
本章主要介绍文化差异背后的思想渊源及其代表人物—孔子与苏格拉底
-
●4.1中国经典哲学家孔子
孔子,伟大的中国哲学家和道德教育家,奠定了中国道德规范的基石。《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儒家思想是一个包含宗教、哲学、道德和政治科学的综合思想和行为系统。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主流的思想体系的同时,也对韩国和日本等中国邻国产生了影响。
-
●4.2西方经典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一位古典希腊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苏格拉底式得论点影响了全世界,如未经审视的生活、美德的统一。
-
第五章文学透视爱情
通过经典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了解中国与西方的经典爱情故事并分析体会中西方爱情观的异同。
-
●5.1梁山伯与祝英台
古典爱情悲剧《梁祝》,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本节讲述了该悲剧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主题与意义。并分析悲剧形成的文化因素、东方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其的影响。
-
●5.2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之一。本节讲述了该悲剧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主题与意义。并分析悲剧形成的文化因素、东方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其的影响。
-
第六章传说
本章内容包括中希神话异同,及其代表洪水神话差异,以及中希关于火的神话差异。
-
●6.1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的水与火
1.1中国与希腊洪水神话内容
不同国家的洪水神话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细节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
1.2中希洪水神话差异及其原因
中国神话是现实的、以人为本的,而希腊神话是浪漫的、以神为中心的。
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希腊则以手工业和航海业为生。
1.3中希洪水神话相似之处
洪水神话通常伴随着重建。人类重新开始,建立新的文明,取代旧的文明。
1.4中希火的神话之异同
火的神话是梦想的核心品质。中国和希腊文明尽管在历史上遭受了太多火灾,但它们没有消失或衰落,而是作为两种伟大的文化流传下来。 -
●6.2“潘朵拉盒子”与“后羿射日”
2.1中国与希腊神话起源之差异
在希腊神话中,事物起源都以一种非常轻松的方式出现。
在中国神话中,实现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毅力和艰苦的工作,甚至要牺牲他们宝贵的生命,并不像希腊神话那样容易和有趣。
2.2上帝与人类关系之差异
希腊神话中,凡人对诸神充满恐惧,一旦得罪了神,他们会遭受疾病和瘟疫。典型的例子是潘多拉的盒子。
中国的神在帮助人类发展社会方面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后羿射日。
2.3对配偶忠诚之差异
希腊诸神有着和凡人一样的情感和行为。对待配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忠诚。
中国神话中的神对待婚姻是认真和真诚的。比如牛郎织女。
2.4面对权力的态度之差异
在希腊神话中,即使继承人是自己的儿子,他们也会不择手段地去除掉妨碍他们追求权力的人。
中国众神愿意把权力传给任何聪明、有威望的人,即使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人们熟悉的故事尧禅让禹的故事。
-
第七章建筑
本章内容包括北京四合院布局特点及文化内涵 ,欧洲典型建筑风格特点及文化背景
-
●7.1庭院深深—北京四合院
1.1四合院特点
封闭性和对称性
1.2北京四合院布局
正门、屏风墙、彩花门、对门、正房、侧房、角房、后院、厨房、卫生间。
1.3 四合院文化—“天人合一”
四合院是宇宙的一部分,应该依据阴阳学说。而风水则是阴阳理论在建筑上的应用。大门的位置充分体现了风水说。
1.4孔孟之道—内外有别
院子围墙和屏风布局体现了严格区分内部和外部的孔孟之道。
1.5孔孟之道—上下有别
大门的大小和风格说明了阶级区别严明。例如“门当”和“户对”,
1.6孔孟之道—男女有别
垂花门被称为“闺”,这就是为什么未婚女孩叫做“待字闺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指的是垂花门。
后院的房子也有区分男女的功能。它适合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居住。而且女性不允许随意走出后院。 -
●7.2自我否定—从希腊建筑说起
2.1希腊建筑
时代关键词:人才辈出,建筑关键词:三角门楣,形象代言:三明治。
2.2 罗马建筑
时代关键词:谁征服谁,建筑关键词:混凝土,形象代言:包子。
2.3 拜占庭建筑
时代关键词:东西交融,建筑关键词:萌萌哒,形象代言:洋葱头。
2.4哥特建筑
时代关键词:天主教,建筑关键词:骨感,形象代言:玉米。
2.5 文艺复兴建筑
时代关键词:复兴文艺,建筑关键词:对称,形象代言:书。
2.6 巴洛克风格
时代关键词:炫富,建筑关键词:无金不巴,形象代言:金子。
-
第八章服饰文化
本章内容包括旗袍发展史,旗袍的复兴与传播,裙摆理论,裙摆与经济、社会以及女性地位之间的关系等基本内容。
-
●8.1旗袍的前世今生
3.1旗袍的浪漫史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旗袍的起源,旗袍的发展史,旗袍的复兴与传播等内容。
旗袍起源于满族服饰,作为清朝的创建者,满族人也常常被称为旗人,那满族女性日常所穿长袍也就称为旗袍。
3.1.1 旗袍的发展史
社会的变革对服饰的风格、流行以及女性对时尚的理解与追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服饰旗袍的变化以及兴衰发展史便是很好的佐证。
如20世纪20年代初期,受西方设计师影响,与原来相比,旗袍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修身了,更加凸显女性纤细的腰身。此时的旗袍完美的展现了东方女性的优雅与高贵。
到了四、五十年代,旗袍作为陈旧思想的代表开始慢慢退出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
3.1.2 旗袍的复兴与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人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工匠精神的文化象征,旗袍重放光彩,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官的制服样式。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穿旗袍来展示其东方之美。旗袍不但深受国人的喜爱,更是走上了国际大舞台,如世界著名品牌迪奥、古琦、路易·威登、拉尔夫·劳伦和范思哲都会借鉴旗袍的一些时尚元素。在旗袍的发源地上海,也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旗袍文化的活动,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
●8.2裙摆效应
3.2 裙摆理论
裙摆理论是一个经济术语,由沃顿商学院教授乔治·泰勒在1926年提出。用于描述经济与裙摆长度之间的关系。
本节内容主要讨论裙摆与经济之间,以及服饰与经济、社会发展,女性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
3.2.1 裙摆与经济
女性裙摆的长度会随着股市的涨跌而发生变化。经济形势较好时,女性的裙摆较短;而在经济萎靡时,女性的裙摆也随之变长。
3.2.2 裙子演变史以及与经济、社会,女性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思想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与变化,服饰亦是如此,裙子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相似再到个性化的巨大变化。
如,1900s,即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此时的英国经济繁荣,国家昌盛,但人们思想相对比较保守,女性的地位也不高,华丽的拖地长裙是这个时期女性的最爱。
流行与60年代超短裙,由英国时装设计师玛丽·匡特发明,一经推出并很快就风行全球。60年代的英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这都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昌盛不但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改变着她们的思维方式。这个时期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热衷于通过其独特的穿衣风格、发型以及行为方式来展现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魅力,女性更是通过超短裙来展示其颠覆传统打破禁忌的新时代女性的魄力。
通过不同年代裙装款式的对比,可以看出裙摆的长度和风格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都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
-
第九章艺术
本章内容包括中国画,油画。
-
●9.1国画之意境
中国画是指在宣纸或丝绸上用墨和颜料绘成的画,是中国艺术的主要形式。根据题材,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人物画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是传统中国画中出现最早的画科,是中国画中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的画科。中国山水画的独特传统是创造“意境”,其发展源远流长。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
●9.2油画之质感
油画是一种将速干植物油和颜料混合的材料画在帆布、亚麻布、硬纸板或木板上的的画。西方绘画艺术简史主要分为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印象派时期和现代艺术时期五个阶段。本节主要介绍了列奥纳多·达·芬奇和《蒙娜丽莎》、文森特·梵高和《星空》以及约翰尼斯·维梅尔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
第十章饮食文化
本章内容包括巧克力的记忆、月饼与家乡。
-
●10.1舌尖上的月饼
中秋节是一个只要有可能家庭成员就要团聚的节日。中秋节的特色食品是月饼。有两个传说可以解释吃月饼的传统:一个是嫦娥奔月的传说,一个是朱元璋八月十五起义的历史故事。中秋节之夜,月亮象征着圆满和家庭团聚,圆月饼是全家人一起分享的,也象征着家人团聚。月饼是用手工制作的木制模具做成的。由于地域的不同,月饼的形状、质地和制作方法在全国各地都不尽相同。
-
●10.2情浓巧克力
巧克力由可可制成,它起源于中南美洲。在巧克力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它曾经是一种有价值的时尚饮料,被认为是一种有营养,能入药,甚至还能催情的奢侈品。世界上最顶级巧克力的产地有比利时的弗兰德斯、英国的伯明翰、瑞士和加纳等。研究人员发现,吃巧克力不仅能提高抗氧化能力,还能调节某些影响血管的化合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能产生一种愉悦、满足和精力充沛的感觉。巧克力已在现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世界上最好的巧克力品牌有瑞士莲,飞瑞尔,凯雅等。
-
第十一章走出国门
本章内容包括文化适应的概念,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如何实现文化适应,导致留学生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以及如何实现平安留学等基本内容。
-
●11.1中外教育方式与文化适应
3.1文化适应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文化适应的概念以及所涉及的四个阶段,文化冲击的原因与症状,文化适应小贴士等内容。
文化适应是指个体在不断暴露于另一全新而陌生的文化中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其内部所发生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适应新文化的过程。这个调整过程不但涉及到日常行为的改变,同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文化适应主要涉及到一下几个阶段:蜜月期、文化冲击期、文化调整期、文化适应期。
3.1.1 文化冲击的原因与症状
文化冲击作为文化适应的一个阶段,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情感体验,就像疾病,每一个在异国求学或工作的人都会得。
引发文化冲击的原因主要以下两点:社会或者专业技能的缺乏以及与原有社交网络体系的割裂;价值观的冲突,不能积极应对新文化环境所带来的变化。遭受文化冲击后,人们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如:焦虑、迷惘、愤怒等。
3.1.2 文化适应小贴士
首先,未出国之前先打好外语基础。
其次,了解东道国主流文化,
再者,在应对文化差异时要具备好的心态。
最后,知道如何舒缓释放文化冲击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
●11.2平安留学
3.2 平安留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导致安全问题的原因以及给出出国留学安全指南等。
3.2.1 导致安全问题的原因
最近,中国留学生频频遭受侵害的新闻为学生和家长敲响了警钟。为何中国留学生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呢?这主要由中国学生较薄弱的安全意识以及对国外文化的不熟悉造成的。
3.2.2 出国留学安全指南
如何在异国他乡保证自己的安全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谨慎选择住所;
保持低调;
警惕“熟悉的陌生人”;
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络;
记住紧急联络号码;
维持心理健康;
捍卫国家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