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4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宁夏医科大学
开课教师杨华廖国玲韩学波郭乐
学科专业医学医学技术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旨在培养能够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临床生化检验实际工作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及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开拓创新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高素质和高技能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 本课程设计紧紧围绕临床生化常规检验项目,如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脏标志物等检测项目,学习项目检测依据、临床意义、应用评价以及检测方法的原理、方法学评价和参考区间,探索疾病状态下生物化学基础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为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酶学分析技术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酶活性测定的理论基础
韩学波
酶活性测定
韩学波
酶偶联法
韩学波
血浆蛋白质与含氮化合物的生物化学检验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韩学波
血清清蛋白测定
韩学波
血清总蛋白测定
韩学波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血糖及其调节
杨华
糖尿病及其实验室诊断
杨华
血清(浆)葡萄糖测定
杨华
葡萄糖耐量试验
杨华
糖化蛋白质测定
杨华
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
血清酶的分类及其变化机制
杨华
蛋白质合成功能
杨华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郭乐
肝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改变
郭乐
胆红素代谢
胆红素的来源和生成
郭乐
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郭乐
黄疸的发生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郭乐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肾脏功能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廖国玲
肾清除试验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廖国玲
血清肌酐测定
廖国玲
血清尿素测定
廖国玲
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化学检验
心肌损伤标志物
杨华
心肌损伤酶类标志物-CK及其同工酶
杨华
心肌损伤蛋白类标志物
杨华
  • 第一章酶学分析技术

    本章内容讲述了酶、酶活性测定方法及酶法分析的方法设计等相关知识。要求掌握酶活性测定方法尤其连续监测法的特点及分类;酶偶联法分析的几种主要方法。熟悉酶、工具酶及常用酶的定义、名称及缩写;定时法和连续监测法的优缺点。

  • 1.1酶活性测定的理论基础

    酶活性、酶活性单位及酶促反应过程。

  • 1.2酶活性测定

    酶活性测定方法尤其连续监测法的特点、分类。

  • 1.3酶偶联法

    酶偶联法(氧化酶法指示系统和脱氢酶类指示系统)分析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血浆蛋白质与含氮化合物的生物化学检验

    本章内容讲述了蛋白质、急性时相应蛋白及常用蛋白质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要求掌握血浆总蛋白及清蛋白的组成、功能、分类及临床意义和检测方法;熟悉急性时相应蛋白及其机制。

  • 2.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应蛋白及其机制。

  • 2.2血清清蛋白测定

    血浆总蛋白的组成、功能、分类及临床意义和检测方法。

  • 2.3血清总蛋白测定

    血浆清蛋白的组成、功能、分类及临床意义和检测方法。

  • 第三章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本章内容讲述了血糖及其调节、糖尿病分型与特点、糖尿病的诊断及糖代谢紊乱主要检测项目。要求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代谢紊乱相关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常用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方法学评价;熟悉血糖调节机制、糖尿病的分型与特点;了解糖尿病病因。

  • 3.1血糖及其调节

    本节内容讲述了血糖及其浓度的调节。要求掌握血糖的定义、正常参考值、肾糖阈值;熟悉机体糖代谢概况、血糖浓度调节机制。

  • 3.2糖尿病及其实验室诊断

    本节内容讲述了糖尿病分型、发病机制与特点、糖尿病的诊断。要求掌握糖尿病的分型、典型症状及诊断标准;熟悉1、2型糖尿病的特点及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退。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3.3血清(浆)葡萄糖测定

    本节内容讲述了血糖测定的检测方法、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要求掌握血糖检测的常用方法与参考方法、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熟悉各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和方法学评价。

  • 3.4葡萄糖耐量试验

    本节内容讲述了OGTT检测的标准方法、结果判断、临床意义及应用评价。要求掌握OGTT检测的标准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熟悉OGTT的应用评价。

  • 3.5糖化蛋白质测定

    本节内容讲述了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的生化特性、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要求掌握糖化蛋白质检测的临床应用;熟悉糖化蛋白质的生化特性。

  • 第四章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

    本章内容讲述了血清酶、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转氨酶及同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重点掌握影响血清酶的生理因素、转氨酶及同工酶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熟悉血清酶的分类及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常用转氨酶的检测原理、参考区间及方法学评价。

  • 4.1血清酶的分类及其变化机制

    本节内容讲述了血清酶的来源与去路、影响血清酶变化的生理与病例机制。要求掌握影响血清酶的生理因素;熟悉血清酶的分类及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

  • 4.2蛋白质合成功能

    本节内容讲述了临床常用的血清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掌握转氨酶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熟悉检测原理、参考区间及方法学评价。

  • 第五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本章内容讲述了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以及肝脏受损时相应的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要求熟悉并掌握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的概念、肝脏受损时生物化学改变的类型和特点、胆红素的代谢途径、黄疸的基本概念、类型、发生机制及实验室鉴别诊断。

  • 5.1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肝脏的结构和肝脏生物化学功能。要求掌握肝脏的结构特点、肝脏生物化学功能种类、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肝脏生物化学转化功能的概念及意义。了解肝脏的免疫学功能。

  • 5.2肝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改变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肝脏受损时引起肝脏的生物化学改变。要求掌握肝脏受损时肝脏生物化学改变的类型、肝脏疾病物质代谢改变的种类及特点、肝脏生物转化作用改变的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血浆酶的分类、肝脏受损时血浆酶类变化特点。

  • 5.3胆红素代谢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胆红素的来源、生成及其代谢过程。要求掌握胆红素的来源和生成过程、胆红素的详细代谢过程、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定义及区别。

  • 5.4黄疸的发生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黄疸种类、发生机制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掌握黄疸的定义和种类、三种不同类型黄疸的发生机制及区别、三种黄疸的实验室检查要点。

  • 第六章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肾脏是机体内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泌尿功能是肾脏的主要功能,流经肾血液中的物质在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泌处理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损害时,将导致肾脏泌尿功能减退或丧失,出现代谢废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临床表现。本章内容主要讲述了肾脏的泌尿功能,肾能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分类,肾清除试验、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的方法、原理,及临床意义。血清肌酐和尿素的来源和肾脏对肌酐和尿素排泄的特点,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测定的常用检测方法、原理、方法学评价、临床意义。要求掌握肾功能生物化学检验检验项目的分类,肾清除试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定义、原理;血清肌酐、尿素测定的常用方法和原理;熟悉肾小球滤过率的定义;肾清除试验、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肾脏对肌酐、尿素的排泄特点;了解血清肌酐和尿素的来源,肾脏的泌尿功能。

  • 6.1肾脏功能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肾脏的泌尿功能和肾功能生物化学检验检验项目的分类。要求掌握肾功能生物化学检验检验项目的分类;了解肾脏的泌尿功能。

  • 6.2肾清除试验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肾小球滤过率的定义,肾清除试验的定义、原理、标准化计算和临床意义;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定义、原理和临床意义。要求掌握肾清除试验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定义;肾清除试验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原理;肾清除试验的临床意义;熟悉肾小球滤过率的定义,内生肌酐清除率的临床意义。

  • 6.3血清肌酐测定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血清肌酐的来源和肾脏对肌酐排泄的特点;肌酐测定的方法、原理、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要求掌握肌酐测定的方法、原理、方法学评价,熟悉肾脏对肌酐排泄的特点,血清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了解血清肌酐的来源。

  • 6.4血清尿素测定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血清尿素的来源和肾脏对尿素排泄的特点;尿素测定的方法、原理、方法学评价、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要求掌握尿素测定的方法、原理、方法学评价,熟悉肾脏对尿素排泄的特点,血清尿素测定的临床意义;了解血清尿素的来源,尿素测定的临床应用。

  •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化学检验

    本章内容讲述了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要求掌握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概念、分类及心肌酶、心肌蛋白常用检测指标;掌握各项检测指标的检测方法及方法评价;熟悉各项检测指标的生化特性、临床意义、应用评价。

  • 7.1心肌损伤标志物

    本章内容讲述了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概念、分类、理想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条件及AMI的诊断标准。要求掌握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概念、分类;熟悉理想心肌损伤标志物应具备的条件;了解AMI的诊断标准。

  • 7.2心肌损伤酶类标志物-CK及其同工酶

    本章内容讲述了CK及其同工酶的生化特性、临床意义、应用评价、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评价。要求掌握CK及其同工酶的检测方法、方法评价;熟悉CK及其同工酶的生化特性、临床意义、应用评价。

  • 7.3心肌损伤蛋白类标志物

    本章内容讲述了心肌肌钙蛋白及肌红蛋白的生化特性、临床意义、应用评价、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评价。要求掌握心肌肌钙蛋白的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评价;熟悉心肌肌钙蛋白及肌红蛋白的生化特性、临床意义、应用评价。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酶学分析技术

    1.1 酶活性测定的理论基础

    1.2 酶活性测定

    1.3 酶偶联法

    视频数3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血浆蛋白质与含氮化合物的生物化学检验

    2.1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2 血清清蛋白测定

    2.3 血清总蛋白测定

    视频数3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3.1 血糖及其调节

    3.2 糖尿病及其实验室诊断

    3.3 血清(浆)葡萄糖测定

    3.4 葡萄糖耐量试验

    3.5 糖化蛋白质测定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体液中酶的生物化学检验

    4.1 血清酶的分类及其变化机制

    4.2 蛋白质合成功能

    视频数2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5.1 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5.2 肝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改变

    5.3 胆红素代谢

    5.4 黄疸的发生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视频数5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6.1 肾脏功能的生物化学检验项目

    6.2 肾清除试验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6.3 血清肌酐测定

    6.4 血清尿素测定

    视频数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化学检验

    7.1 心肌损伤标志物

    7.2 心肌损伤酶类标志物-CK及其同工酶

    7.3 心肌损伤蛋白类标志物

    视频数3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