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9
开课时间2020/02/19 - 2020/07/15
课程周期21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将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指导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探讨交流,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门课程将帮助大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同时还将学习和了解什么是中国精神?如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探讨如何度过最美好的人生年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课程大纲

绪论

  • 1.1 绪论导入
  • 1.2 个人成长与时代际遇
  • 1.3 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1.4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1.5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 1.6 绪论测试
  • 1.7 绪论讨论区
  • 1.8 绪论课件
  • 1.9 绪论学长小组合作优秀成果
  • 1.10 2018下学期思修混合式教学安排等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 2.1 第一章导入
  • 2.2 人的本质是什么
  • 2.3 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2.4 何谓人生与人生目的
  • 2.5 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 2.6 我们应确立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一)
  • 2.7 我们应确立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二)
  • 2.8 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 2.9 如何衡量和评价人生价值
  • 2.10 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 2.11 怎样才能实现和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 2.12 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矛盾(一)
  • 2.13 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矛盾(二)
  • 2.14 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 2.15 如何看待生活中的错误人生观
  • 2.16 错误的人生观有那些危害
  • 2.17 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 2.18 怎样做一个有社会担当的大学生
  • 2.19 第一章测试
  • 2.20 第一章讨论区
  • 2.21 第一章课件
  • 2.22 第一章学长小组合作优秀成果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 3.1 第二章导入
  • 3.2 理想信念是什么
  • 3.3 人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
  • 3.4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上)
  • 3.5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下)
  • 3.6 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
  • 3.7 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下)
  • 3.8 为什么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3.9 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3.10 第二章测试
  • 3.11 第二章讨论区
  • 3.12 第二章课件
  • 3.13 第二章学长小组合作优秀成果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 4.1 第三章导入
  • 4.2 为什么说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 4.3 中国精神是什么
  • 4.4 实现中国梦与弘扬中国精神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 4.5 新时代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
  • 4.6 新时代如何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 4.7 第三章测试
  • 4.8 第三章讨论区
  • 4.9 第三章课件
  • 4.10 第三章学长小组合作优秀成果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 第四章导入
  •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怎么提出来的
  • 5.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什么关系
  • 5.5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一)
  • 5.6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二)
  • 5.7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上)
  • 5.8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下)
  • 5.9 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
  • 5.10 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
  • 5.11 为什么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一)
  • 5.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二)
  • 5.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底气来自哪里(三)
  • 5.15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16 第四章测试
  • 5.17 第四章讨论区
  • 5.18 第四章课件
  • 5.19 第四章学长小组合作优秀成果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6.1 第五章导入
  • 6.2 假如没有道德,这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 6.3 动物真正具有道德吗
  • 6.4 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6.5 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如何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6.6 如何为人民服务
  • 6.7 大学生应该推崇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
  • 6.8 虚拟网络等于虚拟道德吗
  • 6.9 就业创业你准备好了吗
  • 6.10 大学生结婚你怎么看
  • 6.11 如何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 6.12 大学生如何投身向上向善、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
  • 6.13 章节测试
  • 6.14 讨论区
  • 6.15 第五章面授课件
  • 6.16 第五章学长小组合作优秀成果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7.1 第六章导入
  • 7.2 为什么说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7.3 法律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 7.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 7.5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7.6 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有哪些
  • 7.7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有哪些
  • 7.8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有哪些
  • 7.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意义和内容是什么
  • 7.10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什么
  • 7.11 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7.12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7.13 怎样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 7.14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 7.15 怎样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 7.16 怎样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 7.17 第六章测试
  • 7.18 第六章讨论区
  • 7.19 第六章课件
  • 7.20 第六章学长小组合作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