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分为绪论、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以及犯罪对策论四大部分。绪论讲授犯罪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犯罪学理论的渊源与发展。在现象论中,对犯罪现象以及犯罪现象的表现形式,犯罪现象的测量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对当代中国犯罪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分析犯罪行为与犯罪人以及被害人。在犯罪原因论中,讲授对影响犯罪产生的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等犯罪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犯罪对策论中,主要讲授犯罪的宏观社会预防、治安预防、刑罚预防,被害预防与罪犯矫正等犯罪对策。
《犯罪学》课程是公安教育职业核心课程,是按照犯罪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犯罪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地位。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主要讲授犯罪学的基本理论、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及犯罪对策的理论与实践。具体内容为:一、在绪论中介绍犯罪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系统介绍和分析犯罪学理论的渊源与发展。二、在现象论中,对犯罪现象以及犯罪现象的表现形式,犯罪现象的测量进行详细介绍,并在此增加实训内容,同时对当代中国犯罪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并在整体犯罪现象的基础上,分析犯罪行为与犯罪人和被害人。三、在犯罪原因论中,对影响犯罪产生的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等犯罪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让学生和读者能正确认识和分析产生犯罪的原因,减少影响犯罪产生的因素,防控犯罪。四、在犯罪对策论中,讲授犯罪的宏观社会预防、治安预防、刑罚预防,被害预防与罪犯矫正等犯罪对策,让学生认识到预防犯罪的重要性以及多种犯罪对策,掌握防控犯罪的基本知识,维护社会秩序。
《犯罪学》课程共18章
第一章 犯罪学概述。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犯罪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了解犯罪学的作用、学科性质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犯罪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原则以及犯罪学研究的程序与具体方法
第三章 西方犯罪学的历史与发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犯罪学产生以前的犯罪研究历程;了解刑事古典学派、实证犯罪学派以及现代犯罪学研究
第四章 中国犯罪学的诞生与发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简单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犯罪的思想、中国近代犯罪学研究状况以及建国后中国犯罪学的研究概况。
第五章 犯罪现象概述。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现象的概念、犯罪现象的反映形式以及如何对犯罪现象进行测量。
第六章 当代中国犯罪现象的基本状况。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建国后各阶段犯罪现象的状况。
第七章 犯罪行为与犯罪人。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犯罪行为以及犯罪人的基本概念、特点等。
第八章 犯罪被害人。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被害人概念、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以及被害性。
第九章 犯罪原因概述。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原因的概念以及犯罪原因系统。
第十章 影响犯罪发生的社会因素。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经济与犯罪、社会结构与犯罪、文化与犯罪以及微观社会因素与犯罪的关系。
第十一章 影响犯罪发生的个体因素。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了解犯罪发生的心理因素、生物性因素以及精神障碍与犯罪。
第十二章 影响犯罪发生的情境因素。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情境概念、诱发犯罪动机产生的情境、弱化罪责感的情境以及促进犯罪行为实施的情境
第十三章 犯罪预防的一般原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 犯罪预防基本概念、理论。
第十四章 犯罪的社会预防对策。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犯罪的社会预防政策微观以及犯罪社会预防政策。
第十五章 犯罪的治安预防对策。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犯罪治安预防的基本情况。
第十六章 犯罪的刑事惩罚对策。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刑事惩罚政策概念以及主要内容。
第十七章 罪犯矫正。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罪犯矫正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第十八章 被害预防。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简单了解被害预防概念、种类以及被害预防的实施
测试、作业、考试的总体安排:
11月进行一次小测试,12月30日结课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