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在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迫切需要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了解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与热点问题,系统掌握空间分析工具和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科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与城市经济问题的本源,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区域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是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学习的重要部分。
第一章 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学科导论
1.1 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
1.2 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学科
1.3-1 经典区位论及其发展
1.3-2 集聚外部性理论与城市化理论
第一章 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学科导论 章节测验
第二章 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的前沿与热点
2.1 区域与城市经济的热点与前沿
2.2 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2.3 城乡差距及其协调发展研究
2.4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第二章 区域与城市经济学的前沿与热点 章节测验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3.1 经济增长的现实问题
3.2 经济增长的源泉
3.3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实践
3.4 区域高质量发展与比较优势
3.5 中国工业化现状及经济效应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章节测验
第四章 区域空间网络与创新发展
4.1-1中心网络理论与实践
4.1-2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实践
4.1-3“流空间”理论与实践
4.2基于企业活动的区域空间网络及应用
4.3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内涵
第四章 区域空间网络与创新发展 章节测验
第五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
5.1-1区域可持续发展脉络
5.1-2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
5.1-3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与示范
5.2-1绿色发展脉络
5.2-2绿色发展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5.2-3绿色发展在中国的实践探索
5.3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政策
第五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发展 章节测验
第六章 区域空间分析与空间外溢
6.1-1空间效应的概念
6.1-2空间结构的量化
6.1-3空间滞后的概念及案例
6.2-1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6.2-2空间数据与GeoDa软件
6.2-3空间分析方法及中国案例
6.3-1空间计量经济学由来
6.3-2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6.3-3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之间的联系
6.3-4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及中国案例
第六章 区域空间分析与空间外溢 章节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