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经过岁月的洗礼,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记录着当地民众的劳动、生活、语言、俗风等方面的音乐知识.由于历史原因,河北省没有统一的方言,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河北籍人民也逐渐对河北民歌印象模糊。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河北民歌中的“叫卖调”、“拉网号子”也随着传统行业的消失而逐渐退化,传承已经成为河北民歌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课程属于通识教育中的音乐鉴赏课程,以MOOC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对河北不同地域的语言特色、风俗民情、文化传承等内容的分析,通过视频鉴赏的方法,分享每首歌曲中蕴含的本土文化内涵和动人故事。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听民歌 看河北”。
课程第一章从民歌说起,例举我国内蒙古、山西等地的传统民歌,阐述民歌的深刻内涵;第二章至第五章内容延伸至学习河北各区域不同题材、体裁的民歌,如:《小放牛》、《茉莉花》、《绣灯笼》、《好八路》、《摔西瓜》等。
作为兼具较高专业水准和普示音乐文化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无论体裁和内容均为独创。课程组旨在传承和建立河北民歌体系的同时,打造河北经贸大学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为校园及社会爱好者提供河北民歌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机会和在线资源,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