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4
开课时间2020/06/22 - 2020/09/30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陕北民歌》课程是一门以通识为主,赏析为辅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课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课程通过五十课时,对陕北民歌的直接感染力,词、曲、演唱艺术,历史地理文化背景,以及歌手艺人、流派分布,历史成果以及国内外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详实的讲解,并精心挑选了最经典的四十首陕北民歌分析欣赏。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既可以较系统全面了解陕北民歌这一黄土高原最重要而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快速提高民歌的艺术鉴赏力,既增长知识,又悦耳醉心,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课程团队

课程大纲
陕北民歌综述
1.1陕北民歌的艺术概貌
1.2陕北民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
1.3陕北民歌的色彩区划分
1.4陕北民歌与民俗文化
1.5陕北民歌的影响
陕北民歌艺术概貌
2.1陕北民歌的歌词艺术
2.2陕北民歌的音乐艺术
2.3陕北民歌的魅力
2.4陕北民歌杰出传承人的歌唱魅力
2.5陕北民歌“舞台化”的两面性
陕北民歌的体裁及音乐类别
3.1陕北民歌中的劳动号子
3.2陕北民歌中的小调
3.3陕北信天游
3.4伞头秧歌曲
3.5二人台榆林小曲清涧道情
陕北民歌历史的几个重要阶段
4.1漫长的农耕传唱时期
4.2延安革命时期的陕北民歌
4.3八十年代“西北风”影响时期
4.4《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西卷)的搜集整理时期
4.5影视影响下的陕北民歌时期
陕北民歌的传承成果及其开发利用
5.1陕北民歌的各类录音成果
5.2陕北民歌的各类纸质成果
5.3陕北民歌的舞台、影视成果
5.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陕北民歌
5.5中国陕北民歌博物馆
陕北民歌传播的几个重要事件
6.1清代走西口对陕北民歌的影响
6.2“鲁艺”对陕北民歌的采集运动及其影响
6.3“五首改编陕北民歌”及其影响
6.4中央歌舞团“陕北女子合唱团”及其影响
6.5生态变迁与陕北民歌保护
经典陕北民歌赏析(一)
7.1《三十里铺》《兰花花》赏析
7.2《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赏析
7.3《那哒哒都不如咱山沟沟好》《满天星星一颗明》赏析
7.4《脚夫调》《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赏析
7.5《赶牲灵》《黄河船夫曲》赏析
经典陕北民歌赏析(二
8.1《秧歌调》《无事出东门》赏析
8.2《对花》《打樱桃》赏析
8.3《画扇面》《骑青马》赏析
8.4《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赏析
8.5《发神》《看病》赏析
经典陕北民歌赏析(三)
9.1《东方红》《刘志丹》赏析
9.2《崖畔上开花》《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赏析
9.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赏析
9.4《南泥湾》《绣金匾》赏析
9.5《翻身道情》《拥军秧歌》赏析
经典陕北民歌赏析(四)
10.1《挂红灯》《五哥放羊》赏析
10.2《打连成》《五月散花》赏析
10.3两个不同的《走西口》赏析
10.4《酒曲》《珍珠倒卷帘》赏析
10.5《九连环》《下荆州》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