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
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5
开课时间2020/09/07 - 2020/12/16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师、家长的良苦用心孩子不能理解?

 为什么老师、家长无可复加地关心孩子,而还有那么多的孩子不能专注于追求美好、探索新知,甚至深陷孤独、绝望?

 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师心力交瘁、倦怠职业?老师得到真正的接纳和热爱吗?老师能多一点放松的时间和空间吗?

 教师语言与沟通的学习在“教师口语”类课程结束时就终结吗?怎样才能真正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人际沟通、口语学习中感到的种种迷茫,《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课程希望与您以开放心态、植根于爱与现代脑科学、学习心理学等发现一起思考、探索与分享。


来我们的课堂吧,欢迎您加入《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课程的学习与建设!

我们的共同使命是:让学习成为习惯,让语言充满力量,让沟通带来幸福!

   


往下继续阅读,您可以了解课程的更多信息哦——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与“口语与说话”“教师语言艺术”“教师语言技能”为同类课程,在温州大学开课已有35年,属于应用语言学科、教师教育通识类课程,2学分,教学视频约500分钟,每周线上线下学习时间2-3小时,分16周完成。

 

二、教学内容与目的

  本课程致力于教师语言运用与学习规律的研究,专注于教育、教学等工作口语运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共有5大模块,具体教学内容与目的如下:

1.普通话语音基础:普通话规范发音和系列高效的正音方法;

2.声音的感受和控制艺术:包括重音、停连、句调、语阶、语气等声音控制与运用基本技巧,及朗读、讲故事、演讲等声音表情达意的综合艺术;                    

3.体态语的观察与控制艺术:包括符号性、描摹性、情感性、调节性、适应性体态语言及空间语言等教师体态语的运用艺术;

4.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教师语言思维与课堂导入、讲授、提问、评价等教学语言运用艺术; 

5.师生沟通艺术:基于人本主义学生中心原则的“积极聆听”“我信息”“双赢模式”等师生沟通艺术。

 

三、教学主要组织形式与方法

课程通过线上线下和课内课外一体化途径开展学习与训练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较频繁开展“观、诵、讲、评、创”活动。

“观”,指通过观察、观摩进行教师语言训练;

“诵”,指通过诵读进行语音和声音表现技巧训练。

“讲”,指通过叙述、描述、复述、讲故事、演讲等,训练声音、态势语、口语表达基本技巧及思维、心理素质等。

“评”,即评述、评析。主要是根据要求从某一角度评述教育教学案例,训练语言接受、表达、习得和探究的综合能力。

“创”主要指教学教育情景剧的编、创、导、演,借此训练声音、态势语控制和表现、师生沟通的观察与探究等能力。

 

四、教学主要成果与主讲老师

《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原名《教师语言技能》)为浙江省首批通过认证的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本课程组已完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前教育86学时《教师语言技能》的建设,完成多个国家语委科研规划、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及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曾获得校级与省级教学成果奖、省高校翻转课堂优秀案例奖,指导学生获“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全国决赛一等奖,等等。 

主讲教师:

吕小君(温州大学,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语言技能”主讲教师,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导师,国家认证情商训练师、亲子沟通训练师)

屠国平(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宋一帆(温州大学,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浙江省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专家组专家)

胡震鹏(温州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指导师,温州市朗诵演讲艺术学会理事)

刘扬(温州大学,礼仪表演教师)

蔚子豪(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温州大学课程特聘教师,温州日报夜读主播)

翁树漱(温州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擅长自我探索与成长、社会心理学、摄影与心理卫生、咨询理论与实践、婚姻与家庭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五、课程特色与亮点

1.课程的建设与开放富有使命感。本课程突出教育者指向“和谐沟通”的语言能力培养,奉行“让学习成为习惯,让语言充满力量,让沟通带来幸福”意旨,重构“规范、实用、先进、可模仿、可迁移”的教师语言能力训练内容和目标体系。

2.课程教学内容实用、前沿。在同类课程中创新性地引入基于人本主义学生中心原则的师生沟通技巧;重视基于多感官的立体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把“声音和体态语”的感受和控制艺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课程系统介绍口语高效、快乐的训练方法,注重学员口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3.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师团队。课程组共7位教师,其中,有1位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有2位副教授,有3位拥有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导师资格;有2位在教学之余活跃于朗诵舞台、擅长播音、主持;有1位礼仪表演教师;有1位擅长自我探索与成长、咨询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教学与研究。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有效保证了教师语言课程的科学性与示范性。

4.课程细致而及时的回应与帮助。虽为线上课程,但您的疑问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帮助。我们开通“‘教师语言与沟通艺术’微信学习群”,师生共同参与语音互动交流,学员在线上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和帮助。本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第五轮开放,目前已有40000多人参与了学习,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开放四轮,在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系的建构、教师教学能力与态度、师生互动交流等均受到认可与赞誉。

 

六、课程适合群体和教学要求

希望提高普通话水平、声音和体态语表现力、师生沟通能力、朗读等能力的本专科师范专业学生、在职教师及家长。

课程的学习,需要学员间进行较多的协作,无论是在线上或线下,我们需要真挚地互助、互评,借他人的耳朵与眼睛,发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取长补短,避免单独训练极易陷入的“重复不足和错误”的误区。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基础(上)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普通话难点声母常见的发音问题、发音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辨正方法。主要知识点:普通话、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概念,声母发音的重要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主要技能训练点:提高普通话语音听辨和标准发音能力。教学目标:培养职前、在职教师及社会其他学员普通话规范发音和良好正音能力。

1.1 教师语言概说与声母的基本概念

1.2 声母的发音部位及舌尖前、后声母的发音要点是什么?

1.3 您能发好声母 j、q 、x 和 f、h 吗?

1.4 声母 n-l、l-r 发音混淆怎么办?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基础(中)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普通话难点韵母常见的发音问题、发音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辨正方法。主要知识点:韵母、韵头、韵腹、韵尾等概念,及韵母发音的重要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主要技能训练点:提高普通话韵母听辨和标准发音能力。教学目标:培养职前、在职教师及社会其他学员普通话韵母规范发音和良好正音能力。

1.5韵母的基本概念

1.6韵母的内部结构和普通话舌面元音

1.7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辨正“四法”

1.8复韵母的发音辨正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基础 (下)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普通话声调、语流音变常见的发音问题、发音问题产生原因及其辨正方法。主要知识点:声调、语流音变、变调、轻声、儿化、“啊”的语流音变等概念,声调、语流音变发音的重要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主要技能训练点:提高普通话语音听辨和标准发音能力。教学目标:培养职前、在职教师及社会其他学员普通话规范发音和良好正音能力。

1.11语流音变:轻声

1.12语流音变:儿化

1.13语流音变: “啊”的音变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基础 测试题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基础 作业

1.9声调的常见缺陷及辨正

1.10语流音变:变调

第二章 声音的感受和控制艺术 (上)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声音的察觉与控制训练要点,主要知识点有重音、停连概念的含义及主要类型,主要的技能训练点有重音、停连的控制与运用,通过训练,帮助学员更好地察觉与控制朗读与说话的声音形式,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现能力。

2.1重音的概念及语法重音

2.2语境、感情与节奏重音

2.3重音表现的常用方法

2.4停连的类型与控制

第二章 声音的感受和控制艺术 (中)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声音的察觉与控制训练要点,主要知识点有语阶、句调、语气的含义及主要类型,主要的技能训练点有语阶、句调、语气的控制与运用,通过训练,帮助学员更好地察觉与控制朗读与说话的声音形式,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现能力。

2.5语阶(句外音高)的概念

2.6语阶(句外音高)的控制

2.7句调的类型与控制

2.8语气的类型与控制

第二章 声音的感受和控制艺术 (下)\n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声音的察觉与控制训练要点。主要知识点朗读、讲故事、演讲的声音感受与控制的基本技巧,主要的技能训练点有重音、停连、句调、语速、语阶、语气的在语篇朗读、讲故事、演讲中的综合运用,通过训练,帮助学员更好地察觉与控制朗读与说话的声音形式,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现能力。

2.9朗读的声音控制艺术

2.10讲故事的声音控制艺术

2.11演讲的声音控制艺术

第二章 声音的感受和控制艺术 测试题

第二章 声音的感受和控制艺术 作业

第三章 体态语的观察与控制艺术 (上)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教师体态语察觉与控制训练的要点。主要知识点:一般态势语与教师体态语的含义、特点、作用、使用原则与常见类型。主要的技能训练点:教师符号性的觉察与使用,能通过体态语的觉察与控制,及时有效地调节情绪,增强口语立体化的、生动的表达能力。

3.1体态语的含义与特点

3.2教师体态语的基本特点与作用

3.3教师体态语的分类与使用原则

3.4教师情感性体态语言

第三章 体态语的观察与控制艺术 (下)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教师体态语察觉与控制训练的要点。主要知识点:描摹性、情感性、调节性和适应性体态语言的特点 。主要的技能训练点:教师描摹性、情感性、调节性和适应性体态语言以及空间语言的觉察与使用,能通过体态语的觉察与控制,及时有效地调节情绪,增强口语立体化的、生动的表达能力。

3.5教师描摹性体态语言

3.6教师符号性体态语言

3.7教师调节性、适应性体态语言

3.8教师的空间语言

第三章 体态语的观察与控制艺术 测试

第三章体态语的观察与控制技巧作业

第四章 师生沟通艺术(上)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师生(亲子)沟通的作用与目的,常见问题与实质,基于尊重、信任的积极聆听沟通技巧。主要知识点:沟通、困扰区、“绊脚石”、积极聆听;主要技能训练点:困扰区的判断、“绊脚石”的判断、积极聆听技巧的运用。通过学习,帮助学员更好地识别沟通中师生(亲子)是否处在困扰区、处在何种困扰区,能通过积极聆听给予学生(孩子)积极、有效、及时的协助。

4.1师生沟通概说

4.2师生沟通:谁有困扰

4.3师生沟通:无效回应

4.4师生沟通:聆听与有效回应

4.5师生沟通:“积极聆听”训练与评析

第四章 师生沟通艺术(下)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师生(亲子)沟通我信息、价值冲突的化解及和谐状态的维持等沟通技巧。主要知识点:“你信息”、“我信息”、价值冲突、和谐状态;主要技能训练点:“你信息”的判断,“我信息”、价值冲突化解技巧,和谐状态维持技巧。通过学习,使学员更好地识别沟通双方处在何种困扰区,能使用“我信息”“双赢模式等技巧” 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促进对方的成长,争取对方的理解与支持。

4.6师生沟通:“你信息”

4.7师生沟通:“我信息”

4.8师生沟通:“冲突”及“输赢模式”

4.9师生沟通:解决“需求冲突”的双赢模式

4.10师生沟通:“价值冲突”处理技巧

第四章师生(亲子)沟通技巧测试

第四章 师生(亲子)沟通技巧作业

第五章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 (上)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教师教学语言的类型与要求、教师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关系、教师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及课堂导入语特征、设计方法与运用要求。主要知识点:教学语言、语言思维、课堂导入语;主要技能训练点:教师语言思维能力、课堂导入语的运用技巧。通过学习,帮助学员更好地开展语言思维训练,更有效地学习、设计与运用课堂导入语。

5.1教学语言概述

5.2教师语言思维

5.3课堂导入语言

第五章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 (下) 本教学单元主要介绍教师课堂讲授语、提问语、评价语的特征、设计方法与运用要求。主要知识点:课堂讲授语、提问语、评价语;主要技能训练点:课堂讲授语、提问语、评价语的运用技巧。通过学习,帮助学员更有效地学习、设计与运用课堂导入、讲授、提问与评价等语言。

5.4课堂讲授语言

5.5课堂提问语言

5.6课堂评价语言

第五章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