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网络概论
信息通信网络概论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5
开课时间2021/03/01 - 2021/06/30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教学内容简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非通信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结构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信息通信网络的整体概念,掌握通信的基本模型,网络的构成要素,信息传输的基础技术;掌握传输系统、交换系统、终端系统、通信协议等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安全和压缩的原理和算法;培养计算机网络协议应用编程方面的能力;掌握信息通信网络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网络的初步设计能力,了解网络技术发展潮流及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对将来专业学习和科研开发起一个概貌性的知识铺垫台阶作用。

  本课程共分9章,按32课时讲解。第一章绪论(3课时),第二章物理层(4课时),第三章数据链路层(5课时),第四章介质访问控制子层(6课时),第五章网络层(6课时),第六章传输层(3课时),第七章应用层(2课时),第八章网络安全(1课时),第九章编码和视频压缩技术(1课时),课程内容总结(1课时)。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信息通信网络概论

1.1 应用需求、定义、发展、分类

1.2 交换的概念、三种交换的区别、交换过程中的时延

1.3 网络体系结构及参考模型

第一章测验

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测验新

第一章作业新

第二章 物理层

2.1 模型协议、基本概念及传输媒介

2.2 数字信号与基带传输技术

2.3 信道复用技术

2.4 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第二章测验

第二章作业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3.1 基本概念,设计要点

3.2 错误检测和纠正

3.3 基本协议

3.4 滑动窗口协议

3.5 数据链路层协议验证、协议示例

第三章测验

第三章作业

第四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4.1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简介

4.2 信道分配协议

4.3 Ethernet

4.4 以太网的发展

4.5 网桥、交换机、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功能及区别

第四章测验

第四章作业

第五章 网络层

5.1 网络层相关的概念、功能和服务以及路由算法分类

5.2 最短路径路由算法、扩散法

5.3 Distance Vector (D-V)距离矢量算法

5.4 LSA链路状态算法

5.5 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

5.6 IP地址、分类及子网划分

第五章测验

第五章作业

第六章 传输层

6.1 简介

6.2 传输层协议

6.3 TCP协议

第六章测验

第六章作业

第七章 应用层

7.1 应用层基本概念

7.2 应用层协议

第七章测验

第七章作业

第八章 网络安全

8.1 基本概念、密钥算法及安全协议

第八章测验

第八章作业

第九章 编码和视频压缩技术

9.1 数字音频、音频压缩及视频处理

第九章测验

第九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