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
家畜育种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5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6/30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家畜育种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也是畜牧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介绍家畜和家禽育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家畜的起源与驯化、家畜的生产性能与测定、种畜的选择原理与方法、个体种用价值评定的技术与方法、家畜品种的基本要求、新品种、新品系和配套系培育的基本方法、杂种优势利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等内容。


    四川农业大学在动物遗传育种的研究与实践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突出的成效,先后主持培育了天府肉鸭、天府肉鹅、天府肉猪、天府肉鸡、天府农华麻羽肉鸭、天府黑兔、天府黑猪等通过国家审定的配套系以及天府黑兔、天府乌骨鸡、天府肉羊等系列新品系,还参与培育了凉山半细毛羊、简州大耳羊等新品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四川省重中之重培育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四川农业大学的《家畜育种学》课程,2003年列入学校优质特色课程建设,2005年批准列入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自启动《家畜育种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来,由主持或参与培育天府肉鹅、天府肉鸡和天府肉猪等新品种的畜禽育种专家李亮教授、王继文教授、赵小玲教授、唐国庆教授、孙文强博士等主讲,以本校猪育种专家李学伟教授副主编的《家畜育种学》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家畜育种学》(张沅教授主编)等为参考,带你一起走进动物育种学的奇妙世界!


    四川农业大学《家畜育种学》在线开放课程,重点聚焦动物育种核心理论的关键技术环节,介绍12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家畜育种概述及理论基础、家畜育种的对象、家畜生产性能测定、数量性状选择的原理与方法、育种值估计原理与方法、质量性状选择原理与方法、选配的原理与方法、新品系与新品种的培育、杂种优势利用的原理与方法、育种工作的组织与育种规划、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家畜育种新技术。


    课程共设置学习视频32节,单元测试10次,期末测试1次,同时提供视频之外的课程相关材料供大家学习。希望大家认真观看教学视频,课后广泛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及时完成课程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积极参与课程讨论与互动,顺利完成课程学习!

课程大纲

(一)育种概述及理论基础

1.1\t家畜育种简介

1.2\t育种在畜牧业中的重要作用

1.3 育种的遗传学基础

讨论题1:家畜育种需要哪些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测验

(二)育种对象

2.1\t家畜的起源与驯化

2.2\t家畜品种的形成与分类

2.3\t家畜的主要性状

讨论题2:你对哪种动物的育种比较感兴趣?

第二单元测验

(三)性能测定

3.1\t性能测定的概念及意义

3.2\t生产性能测定的组织实施

3.3\t家畜的主要生产性能及测定方法

讨论题3:畜禽有哪些重要的性能测定指标?

第三单元测验

(四)数量性状的选择I

4.1\t数量性状选择的基本概念

4.2\t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4.3\t选择效果估计与提高选择效果的思路

4.4\t数量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讨论题4: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

第四单元测验

(五)数量性状的选择II

5.1\t个体育种值估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2\t选择指数的概念及应用

5.3\tBLUP育种值估计的线性模型

讨论题5:家禽育种中应用BLUP方法

第五单元测验

(六)质量性状选择、选配

6.1\t质量性状的选择方法

7.1\t选配的概念与和分类

7.2\t选配的效应与用途

7.3\t亲缘程度的评定

讨论题6: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

第六单元测验

(七)新品系、新品种培育与杂种优势利用

8.1\t品系的种类与培育方法

8.2\t新品种培育的方法

9.1\t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和杂交方式

9.2\t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

讨论题7:杂种优势的影响因素及其利用

第七单元测验

(八)育种的组织及畜禽遗传资源

9.3\t配套系的培育与利用

10.1\t育种工作的组织与育种规划

11.1\t畜禽遗传资源及研究方法

11.2\t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讨论题8:地方特色畜禽遗传资源

第八单元测验

(九)育种新技术

12.1\t胚胎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

12.2\t转基因技术与动物与育种

12.3\t动物分子育种新进展

讨论题9:对转基因动物的看法

第九周单元测验